5/29/2014

氣候變化事關興衰存亡

氣候變化事關興衰存亡
埃里克·H·克萊因 2014年05月29日


Ping Zhu

這個月,一個著名的軍事顧問委員會發表報告,得出結論稱,氣候變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報告作者是16位退役的高級軍官。他們警告,乾旱、不斷上升的海平面及極端天氣事件等環境威脅,已經在造成全球性「動蕩與衝突」。

不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共和黨資深委員、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詹姆斯·M·英霍夫(James M. Inhofe)堅信,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並將這份報告貶為宣傳花招。

或許英霍夫參議員需要學學歷史,因為在過去3000多年裡,氣候變化一直在引發全球衝突——乃至文明的覆滅。乾旱和饑荒導致有的社會發生內部叛亂,有的社會則遭外來勢力洗劫,因為那些逃離內部苦難的人會轉而對外征服。

一個最鮮明的例子來自公元前1200年前後。根據近期發表的四項研究,地中海東部與愛琴海地區當時遭受的長達幾個世紀的乾旱,對許多曾經繁榮昌盛的城邦所經歷的普遍的饑荒、動蕩及最終的覆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算是直接誘因的話。

通過研究古代花粉,以及從沉積物與礦床中獲取的氧和碳的同位素數據,科學家們確定了這場乾旱的時間跨度與嚴重性。他們的全部結論均得到了彼時鐫刻燒制的泥版信件的印證。

位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赫梯國,曾用這種古老文書懇請各大鄰邦運來糧食,以暫時緩解乾旱導致的饑荒。(這場乾旱被認為影響了今天的希臘、以色列、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時間跨度長達300年。)赫梯王的一封求援文書這樣寫道:「事關生死存亡。」

另一封文書發自位於今天的敘利亞內陸地區的艾馬爾城。文中直接寫道:「若不速速到來,吾等將卒於饑饉。」位於今天的敘利亞海岸的烏加里特城,以及埃及法老國做出了回應,送去了糧食和補給,但並不清楚是否足以賑災。

這肯定對當時的強國造成了國家安全問題。埃及、赫梯、迦南、塞浦路斯、米諾斯、邁錫尼、亞述和巴比倫可謂青銅時代晚期的八國集團。在它們之間的文書往來中,包含對地中海上的敵軍艦隊攻擊的警告。這些劫掠者被稱為「海上民族」,或許來自地中海西部, 很可能是因為乾旱與饑荒而逃離之前所在的島國,以難民和征服者的雙重身份跨越了地中海。

一封寫給烏加里特王的文書建議其「提防外敵,鞏固城防。」這一警告恐怕來得太遲,因為同一時期的另一封文書刻着:「信使抵城,軍已破,城遭劫,禾場焚毀,果園盡失。吾城遭此大劫。望周知!望周知!」

儘管當時或許並未像現在這樣,海平面持續上升,但水溫的變化可能是該地區部分地方生活難以為繼的元兇。

《考古學雜誌》(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那段時間裡,地中海的洋面溫度快速冷卻,致使沿岸的降水量急劇減少。研究的結論是,當地農業受損,而且這些情況可能是影響「這一時期的人口下降、城邦廢棄,以及長距離遷移」的因素。

更糟糕的是,從公元前1225年左右到公元前1175年,一系列的地震災害事件,撼動了這些地區的許多古城。這些事件,連同饑荒和乾旱可能進一步破壞了當時的社會,最有可能的是,導致內有面臨著嚴重糧食短缺的下層階級和農民在發動叛亂,外有移徙民族入侵。

我們尚不知道青銅時代晚期具體的顛覆細節,也不知道一系列事件如何讓社會發生了如此徹底的變化。但有一點很明確,氣候變化是主要的推動因素,或者說壓力因素之一,導致了社會的瓦解。

接下來的時期被稱之為首個黑暗時代。在這期間,公元前第二個千年末期欣欣向榮的經濟和文化突然不復存在。在這些地區的部分地方,人們用了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重建。

我們生活的世界與青銅時代晚期所處世界的相似之處多過人們的想像。用英國考古學家蘇珊·謝拉特(Susan Sherratt)的話來說,這些相似之處包括「越來越同質卻越來越無法控制的全球經濟和文化」,在這種經濟和文化中,「地球上一端的政局動蕩會極大地影響數千英里外的地區的經濟」。

但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毀在大自然的手裡。而我們會不會自我毀滅,還有待觀察。

埃里克·H·克萊因(Eric H. Cline)是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古典學和人類學教授,也是《公元前1177:文明顛覆之年》(1177 B.C.: The Year Civilization Collapsed)的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