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2016

醫學中心 所為何事

施壽全

台灣醫療體系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診所4級。理論上健全的醫療體系,應該呈金字塔型,也就是診所最多,往上則逐漸減少。台灣現況形式上也有此型態,但實務上,則是與財富分配呈M型化的狀況類似,診所可以維持,地區醫院不斷萎縮,醫學中心與大型區域醫院,則規模越來越大。
由於疾病從預防到治療,有不同程度的輕重緩急,醫療機構才需分級,讓不同層級醫院負責不同工作。居於金字塔頂端的醫學中心,自然需承擔各類急、重、難、雜病症診治責任。由於這類病症佔所有疾病比率不高,所以在醫學先進的歐美國家,醫學中心(三級轉診中心),規模頂多200、300床而已。
然而在台灣,醫學中心不僅需要處理急重難雜症,也承攬了從預防保健到輕中度疾病處理的業務。為了提供全方位多面向的服務,醫學中心除需要不斷添購貴重儀器外,也得一直增聘人手,擴展病床;所以台灣醫學中心,起跳至少500床,目前最多3400餘床。在都會區,醫師分布大幅朝醫學中心集中;醫學中心,也實質「搶走」了許多應在地區醫院或較小區域醫院執行的工作,造致後者經營不善而紛紛倒閉。

處理重症給付偏低

醫療體系如此畸形發展,有人歸咎於「健保」。台灣健保有讓他國稱羨的兩大優點:「收費低廉」及「可近性高」;開辦20年來,的確在照顧病人挽救性命的事功上,立下無比輝煌的功勞。不過,所謂優點,其實也是運作的致命缺陷。因為便宜,民眾就不懂得珍惜,醫療資源消蝕速度很快;因為可近性高,就醫自由,所以病人都湧向資源齊備的醫學中心。
不過,把責任矛頭指向健保政策執行者,事實上是不公平的。健保設計中,其實是有「資源耗用增多,費率也隨著調整」的機制,但在台灣民粹的社會,誰的聲音大,誰就是老大;一些自以為是,把「保險」扭曲成「福利」的民間團體與短視近利的政客,阻擋了健保正常機制的執行,不僅血汗了醫事人員,也使健保的長遠發展,蒙上極不確定的濃重陰影。
當然,也有人直接指摘醫學中心,不該與小醫院「爭利」。問題是,醫學中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因處理重症的給付偏低,醫學中心只好多看輕症補貼。每年討論醫療費用調升比率的會議中,醫學中心期望重症給付提高,在各方需求交相折衝妥協下,也始終無法落實,目前的診治模式也只好繼續下去。
從分級轉診的角度看,若問,醫學中心應該承接「癌症篩檢」業務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過,主管機關說,既然病人都到醫學中心來,你們就幫幫忙順便協助癌篩吧,醫學中心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畸形的醫療體系,讓轉診制度形同虛設。最近又有落實分級轉診的呼籲,但可能嗎?3000床回歸「正常」300床?那麼多員工,何去何從?醫學中心在複雜的器官移植、顯微手術與去社區和民眾共舞健康操之間擺盪,角色正確或錯亂,誰能給個答案?

馬偕醫院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