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2013
中國銀行業壞賬處理陷困局
英國 金融時報 保羅•J•戴維斯 有兩個廣受認同的觀點可以用作幾乎所有關於中國銀行業討論的開場白和結束語。
第一點是,中國銀行業面臨著日漸迫近的壞賬問題,其規模將使2008年的美國銀行業危機相形見絀。
第二點是,壞賬問題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為中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任何壞賬都能魔術般地被變得無影無蹤。
中國在銀行壞賬處理上早有一套做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中國通過一輪明顯毫無成本的循環融資將四大國有銀行的大部分壞賬剝離了出來,並將這批壞賬按原價值註入四家專門成立的壞賬銀行,或稱“資產管理公司”。經中國財政部之手,這些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又幾乎完全來自這幾家銀行。
這些資產管理公司——以信達(Cinda)和華融(Huarong)為代表——目前正在實施轉型,以尋求來自外資銀行的股權投資以及在公開市場發行上市。此舉顯然是為了打造私有化的專業機構,使其在處理下一輪壞賬的過程中扮演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角色。
但如果壞賬可以魔術般地消失,還有什麽必要引入市場角色呢?
我們需要提出的問題是,中國是否負擔得起新一輪不良貸款的處理成本。直白地說,即中國是否擁有解決問題的資金?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當信達以及其他資產管理公司剛創立時,不良貸款約占四大國有銀行表內貸款規模的五分之一。四家壞賬銀行接收了這些不良貸款的約四分之三——價值1.4萬億元人民幣。
1999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8.9萬億元人民幣(合1.45萬億美元),而政府債務與GDP之比為11.4%,總額為1萬億元人民幣。
由此可見當時的壞賬規模十分龐大。通過借款的方式為銀行紓困提供資金,將導致政府債務規模增長一倍以上——不過國民經濟的總體資產負債情況看起來依然足夠健康。
如今中國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信貸規模已經有了大幅增長。多方估測顯示,自從2008年以來,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中國政府出台了一項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中國的信貸總量增長超過一倍。
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指出,中國計入銀行信貸、影子銀行系統融資、債券市場以及政府債務的未清償信貸總額與GDP之比達到了220%。
按實際值表示,這一比率約等同於115萬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根據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數據,在剔除中央政府的直接借款之後,剩餘信貸總量仍然達到了105萬億元人民幣。按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20%的不良貸款率估算,這意味著壞賬規模將達到21萬億元人民幣——與GDP之比高達40%。
官方公佈的銀行不良貸款率略低於1%,相當於5400億元人民幣。但該數據完全忽略了影子銀行融資,而銀行體系對之存在重大敞口。不良貸款的真實狀況或許就埋在這條巨大的暗溝之中。
僅就銀行而言,近期的股價水平表明,投資者認為銀行的不良貸款占銀行表內貸款總額的5%至6%。
分析師和經濟學家不太願意估測中國的不良貸款規模。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徐然(Richard Xu)就中國金融系統內的高風險信貸規模給出了一個具體的估計值。該數據主要包括了貿易融資、製造業和建築業貸款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徐然表示,這些高風險信貸的規模達到了10萬億元人民幣,在現存信貸總量中所占比重僅為約10%——相當於1999年不良貸款率的二分之一——但與GDP之比仍然達到了20%。
不過當前的政府債務實際規模(包括省級政府債務)遠遠超過了1999年的水平。多位分析師估計,中國政府的債務規模與GDP之比約為50%,而高盛策略師Kenneth Ho則認為,該比率高達70%。
不管具體數據如何,當前中國政府自身資產負債表上的騰挪空間相對於1999年時大大縮窄。而即便在那時中國政府其實也無力用錢解決問題。在壞賬處理方面並沒有魔法可言——這筆賬不過是由普通儲戶在很多年中慢慢付清了。
存款利率上限降低了銀行的融資成本,進而幫助銀行獲得高額利潤。徐然指出,去年中國銀行業利潤達到GDP的2.9%,遠高於任何其他國家的峰值水平。另一位專家指出,通過股東分紅、對利潤徵稅等方式,政府拿走了銀行業80%的利潤。
但這種局面是不可持續的。中國民眾通過可供選擇的主要儲蓄方式只能獲得低得可憐的利息,以至於他們只有儲蓄更多、支出更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如果中國想要實現經濟再平衡,就不能讓儲戶為更多的壞賬買單。
保羅•J•戴維斯(Paul J Davies)是英國《金融時報》的亞洲金融記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