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2013

買房人,你幸福了嗎?

如果你拼死拼活,就為了在紐約市買一套公寓,那麼請靜下心來想一想:或許就算買到了房,也不能讓你幸福。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往房地產里砸錢,並不等同於為日後的滿足投資。實際上,加班加點、節衣縮食地攢錢買房,可能會讓人的幸福感大打折扣。幸福學專家(幸福學是目前一個日益火爆的領域,着眼於對情感健康的科學理解)表示,人在購置新車、置換大房屋這類物質消費上獲得的幸福感,並不如花錢買體驗來得多。 相关文章 量化幸福,越有錢等於越幸福嗎? 美國人追逐幸福結果「被幸福」 簡單生活之美 那些圓了夢的紐約購房者 有個家的感覺真好 漂在悉尼,只想有個自己的房間 「人們為了買房子付出了太多犧牲,」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心理學副教授伊麗莎白·杜恩(Elizabeth Dunn)表示。杜恩的研究領域是消費主義與幸福的關係。最近,她與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諾頓(Michael Norton)合著了一本新書《快樂消費:更加明智的消費科學》(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Smarter Spending)。為著此書,她在調研時,探討了住宅對人的幸福感造成的影響。 本輪經濟衰退迫使很多人改變了過去的消費習慣,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存了很多年錢後,他們受到低按揭利率的激勵,又開始重新進入房地產市場。之後,他們卻發現自己的選擇相當有限。在曼哈頓,今年二季度的待售公寓數量已降至十三年來的低谷,激發起買家的競爭,導致房價飆升。 無獨有偶,還有與杜恩類似的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如果放眼於個人的整體幸福,比房地產「更值得投資的東西多了去了」。 對於生活在紐約市的人來說,這也未必是個壞消息。畢竟,全紐約市有70%的房屋是用來出租的。同樣,對於買房者來說,這個消息或許也能帶來些許心理安慰,畢竟他們已經被競價大戰弄得焦頭爛額,就算是全現金支付,也總有出價更高的。 「在人們的眼裡,住宅依然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和美國夢的重要方面,」杜恩表示,「但是,很少有研究結果支持這個觀點。」 2011年,時任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助理教授的格蕾絲·王·布奇艾勒瑞(Grace Wong Bucchianeri)進行了一項研究,她走訪了俄亥俄州內大約600名女性後發現,有房族並不比租房客更幸福。事實上,有房族在休閑會友上花的時間更少,他們還表示,買房也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痛苦。研究報告中並沒有說明造成這種痛苦的確切原因,但是金融專家表示,人們從租房客晉陞為有房族以後,可能會被打理家庭的瑣事弄得焦頭爛額。 「買房以後要費一番功夫保養、維護,而且房子是養起來了,錢包卻癟了,人的預期幸福感會大打折扣,」Bankrate.com網站的高級金融分析師格雷格·麥克布萊德(Greg McBride)說。就算按揭利率很低,算起來每個月用來還款的錢還沒有租房時交的房租多;但購房者用在房屋保養上的各項支出,也會使他們的銀行積蓄流失得比一隻漏水的龍頭還要快。 那麼要是所住的房子漂亮又舒適,小區環境也得天獨厚,是不是就能讓人滿足了呢?今年5月,在線出版平台Medium.com上登載了一篇歡樂的長文。作者是專為創業公司和科技企業做宣傳推廣的林賽·M·格林(Lindsey M. Green)。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為何就算是在一個熱門小區里找到一套舒適的聯排別墅,住進去之後也可能失望透頂。 格林在2003年搬到紐約市,逃離了她所說的「廉價而擁擠不堪的遠西村(Far West Village)工作室」。她在曼哈頓住了將近10年,期間搬過8次家。就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搬到了布魯克林,並且大肆讚美搬家後的生活,她也依然不為所動。「作為朋友圈裡堅守在曼哈頓的最後一隻『恐龍』,我卻樂得自在,」她寫道。 2011年,她同當時的男友、現在的未婚夫——Curbed.com網站創始人洛克哈特·斯蒂爾(Lockhart Steele)把家搬到了曼哈頓下城的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曼哈頓的一處歷史街區,毗鄰金融區——譯註)的一套兩室兩衛的房子里。可惜好景不長,2012年10月,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引發的洪災迫使他們不得不撤離曼哈頓。就這樣,他們來到久負盛名的布魯克林,滿懷期待地搬進了科布爾山(Cobble Hill)的一座翻新的聯排別墅里。 「我都能感覺到,以往只能在雜誌頭條上看到的東西正在變為我生活中的現實,」她寫道,「都說『紐約最好的東西』都集中在布魯克林,這下我算是見識到了。總算搬到了布魯克林來,我也可以成為那些成天吹噓自己搬家之後生活有多麼好的人當中的一員了。」 結果,布魯克林並不是她的菜。「搬到布魯克林以後,縱使我們住的地方是一個四層的聯排別墅,街區環境優美,小區人人喜愛,」她寫道,「我們的生活也沒有變好;確切地說,生活質量反而下降了。」雖然她住的地方條件很好,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她想念熙熙攘攘的曼哈頓,覺得在那裡生活有歸屬感。用她的話來說:「曼哈頓——及其中各類令人髮指的不便、糟心事、高房租,人滿為患的酒吧和大街上比肩繼踵的遊客——就是我的瑜伽修行。」 並不是每個人都對布魯克林着迷。至少有一項研究表明,住房的地理位置及其本身的特點(古典的裝潢、橡木地板、優美的窗景)與人的整體幸福感關係不大。 上文提到的幸福學專家杜恩,在上世紀90年代末還是哈佛大學的學生。哈佛大學有個傳統儀式,跟《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中描述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分院儀式相似。哈佛的新生第一年會被隨機分配到12棟宿舍樓中的一棟,在那裡住到畢業。各個宿舍樓的條件各異。2003年,弗吉尼亞大學的蒂莫西D·威爾遜(Timothy D. Wilson)和哈佛大學的丹尼爾T·吉爾伯特(Daniel T. Gilbert)——兩人均以研究決策和幸福的關係而聞名——對此進行了一項縱向研究,結果出乎人的意料。本來,要是能被分配到12棟宿舍樓中條件最好、設施最全、位置最佳的那棟,這樣的幸運兒一定會比其他新生更幸福。結果,無論住宿條件是好是壞,新生的幸福感沒有區別。 我們不能草率地將這個結果推廣開去,但是這項研究確實能說明一些問題:如果只是一味地看重宿舍的物質特徵,比如地理位置、房間大小、建築美感等等,學生們就難免會忽視其幸福感的決定因素——社交生活的質量。 從1991到2007年,研究人員跟蹤走訪了3658名因不滿舊居而遷新居的德國人。2010年發佈的研究結果顯示,儘管受訪者表示,在搬家之後的頭五年里,他們對住的地方比以前滿意了許多,但卻感覺不到自己的整體生活有了絲毫改善。 杜恩說:「真正影響幸福感的,是我們每一天時時刻刻所做的事情。」她建議人們在為自己家裡添置物品時,也要靜下心來想一想,「買下這樣東西會對我下周二的生活方式造成什麼影響?」 杜恩表示,不管家裡鋪的是楓木地板還是胡桃木地板,都不會給人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假如家裡沒有洗碗機,那可能每天有半小時的時間都得浪費在洗碗上了。「這才是影響你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面,」杜恩表示。 大約三年前,杜恩花了5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9萬元)在溫哥華西端區(West Side,西端區是加拿大溫哥華市一個社區,西面瀕臨英吉利灣,並與史丹利公園和市中心的金融區、耶魯鎮和高豪港等地區為鄰——譯註)買了一套兩居室的山景房。要是在離海邊遠一點的地方買房,就可能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大的房子,但是通勤時間會長很多。「(這樣)我就可以把時間省下來騎車上班,而不用開車了,」她說,「這個選擇改變了我利用時間的方式。」 紐約時報 MICHELLE HIGGINS 很多人將擁有房產視為一種交換:用一系列犧牲換取一個在居住上達到理想狀態的目標。但是這套理想住房的光環可能比人們想像的更易消逝。 「跟其他物質財產一樣,房子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消費者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stomer Insight)主任、心理學教授拉維·達爾(Ravi Dhar)表示。他援引幸福學界流行的「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理論進一步解釋道,「買回來的東西在剛入手那陣子,給我們的幸福感是最強的,久而久之就習慣成自然了。」 按照這個原理,我們要想對自己住的地方保持滿意度,就得時常搬搬家。這個方法似乎對路易斯·莫雷諾(Luis Moreno)很奏效。莫雷諾現年43歲,是紐約的電影剪輯師。1992年大學畢業後,他來到曼哈頓,與五個人合租了一套兩居室公寓。「雖然我住的房間是個餐廳,連個像樣的門都沒有,只能拿紙板充數,」他回憶道,「但是我覺得自己終於在紐約立足了,這是我在紐約的第一個住處。」 和許多年輕的職業人一樣,他換租過好幾次,這些出租房大多隻算歇腳的地方,而不是真正的家。 2001年,他花了24.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0萬元)在西村(West Village,指紐約市曼哈頓區格林尼治村的西部——譯註)的一幢無電梯公寓頂樓,買下了一套向陽的一居室。「我喜歡那間公寓,」莫雷諾說。這名委內瑞拉人在高中時來到美國,就讀於德克薩斯州的高中。據他回憶,當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紐約的電話簿上時,內心的興奮難以言表。但是每次親戚朋友來訪,他們都得提着行李箱,辛辛苦苦地爬五層樓,這很麻煩。於是在2003年,他換了一套更好的房子,新房為兩室一衛,樓里有電梯。但是久之,他開始覺得跟客人共用衛生間不是很方便。 於是他看中了著名建築設計師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的傑作——位於蘇豪區(SoHo,是紐約市曼哈頓內的一個區域——譯註)西部外緣的「都市玻璃屋」(Urban Glass House)。於是在2007年,他花2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42萬元)買下一套兩室、兩個半衛的公寓。新房子不僅有備用衛生間,裝潢簡約、現代,採光充足,而且還是他事業有成的象徵,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 「那套房子令我很滿足,」他說道,「它讓我覺得自己歸屬於這座城市,我在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彷彿體會到了多年前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電話簿上時的感覺。「就像是昨日重現,」他說。 但是,隨着業務的增長,莫雷諾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個更大的房子,其中需要有個專門的房間作為辦公室。於是,今年3月,他為自己這套兩居室報價2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57萬元),交給了房地產經紀公司Nest Seekers International的經紀人萊恩·斯漢特(Ryan Serhant)代理。斯漢特曾經上過精彩電視台(Bravo)的節目《紐約百萬美元待售豪宅》(Million Dollar Listing New York),很快他就幫莫雷諾以26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27萬元)達成了交易。然後莫雷諾交了首付金,在93 Worth這處位於市中心的一棟正在施工改造的豪華公寓樓里,買下了一套帶陽台的三居室雙層公寓。「這套房子就像一座獨棟別墅,」他說,「我希望自己不需要再搬家了,這感覺可真棒。」 搬家着實令人頭疼,這千真萬確。不過,沒準莫雷諾會再度屈從於「享樂適應」理論,又或許,人到中年時,他說不定又會需要換一套小點的住宅了。 買房依然被視為實現個人滿足感的重要步驟,但是杜恩認為,擁有房產的感覺並不完全像它被誇耀得那麼好。「心理學上有一個很站得住腳的研究結果是,人們都傾向於為自己的選擇做辯護,」她說,「你很難讓一個人承認,自己砸下數十萬美元,結果卻並不令人滿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