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3

中國因素與公民社會

張鐵志 民進黨正在進行華山會議,討論兩岸公民社會如何交流。過去這兩年一種聲音慢慢形成:要防止不良的「中國因素」對台灣民主的侵蝕,但另方面要促進兩岸公民社會交流。 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區分。但問題是,危險的「中國因素」和良好的「中國公民社會」的界限是什麼?當我們在談公民社會交流時,除了最淺而易見的民主運動或者維權運動,到底在談什麼? 吳介民教授在他影響深遠的著作《第三種中國想像》中,對中國因素的擔憂主要集中在所謂的政商聯盟。但是,不少人對中國因素的擔憂,是放大到任何來自中國的人員或金錢,擔心開放陸生、大陸配偶對台灣可能會有國家安全問題。前陣子在對兩岸服貿協定的討論中,就有許多人提出,一旦陸資進入台灣的印刷乃至未來出版產業,會控制台灣的言論空間。這些擔憂背後的預設是,中國企業包括媒體集團,背後都有中共的影子。 中國現實複雜難解 這些擔憂是正當的──在中國當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中,國家的確掌握許多的資源,也對民營企業有很深的影響。中國國企在海外的大多數投資都有戰略目的,某些中國人員和資金來台也可能有政治任務,任何否定中國因素的談法,或者否認北京對台灣有企圖的說法,恐怕都是自欺欺人。 但是中國的現實遠比這個想像複雜。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是匪諜,這些擔憂純粹是對中國的不了解。其次,中國的政權與社會很難區分──某些單位確實屬於國家,但未必是為政權利益服務。 最具體的例子是媒體。一來,並非所有媒體都是國營;二來,大部分的媒體確實可能是屬於政府單位或國企,但這些媒體並非都是國家的傳聲筒。《南方都市報》和《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的差別是天差地遠的。 今天我們談兩岸公民社會交往,媒體的公共領域是了解彼此的重要管道,但這部分卻是台灣最欠缺的,因為在台灣不能進口中國的簡體版雜誌;而四種類型雜誌可以申請改成正體字發行:「自然動物生態」、「地理風光」、「文化藝術」及「休閒娛樂」,其中不包括新聞與財經類。這是因為害怕這些雜誌有「為匪宣傳」的思想嗎?然而,對中國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諸如《財經》、《南都周 刊》、《鳳凰週刊》等刊物對中國問題的挖掘深度,對我們認識中國現實有很大幫助。尤其是,台灣媒體對中國的報導不是娛樂化就是早已自我閹割。 開放自保間找平衡 兩岸公民社會交流的嚴重問題就在於,台灣對中國的知識和分析太過貧乏:一方面低估或者忽視中共對社會的控制和打壓的嚴厲;另方面,又低估民間的活力和自主性,彷彿在中國一切都是被黨控制的。更遑論有許多國家和民間交錯的灰色地帶,既隱藏著威脅,也蘊含抵抗的希望。 如何建立新視野去理解中國的複雜,認清其中真正的威脅和值得交往的對象,並且在開放與自我保護間找到平衡,這是我們迫切的工作。 台灣評論人 現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