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13

台灣房價為何易漲難跌

莊委桐日前學者研究發現,台灣民眾擁有3棟以上房屋者高達66萬人,這也讓奢侈稅的存廢成了近日的熱門話題。然而,從目前市場交易機制及供需情況來看,奢侈稅頂多只有治標效果,對於口袋夠深的投資客及大戶而言,只要延長持有期間即可規避,長期來說效果其實有限,更不用說賣方增加的稅可能轉嫁房價,讓一般人更買不起房屋。 房地產稅賦太低了 檢視其他國家歷年房價走勢,不難看出,如美、日、甚至香港等,房價都會隨景氣循環起伏。即便長期為上升趨勢,但景氣不佳時,跌幅也都很明顯。唯獨台灣,景氣好時房價大幅上揚,景氣差時房價僅微幅下滑、甚至走平。等到景氣回升,又繼續大漲。這種易漲難跌的獨特現象,可說是另類的台灣奇蹟。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也很簡單,關鍵在於台灣的房地產持有成本,也就是房屋稅和地價稅,太低了。 對於房地產大戶而言,只要資本夠雄厚,景氣就算不好,撐個幾年甚至十年根本無關痛癢。但以美國為例,大多數地區的房產稅約為房價的1~2%,精華地區甚至到3%。若在精華區擺個十間房,光付稅不用4年就少了一間,多少人有這本錢屯積房屋?台灣房地產的低稅賦造成幾乎只賺不賠的現象,也難怪多數有錢人更喜歡把資金投入房地產,不但對未來的年輕人造成起步的不公平,同時更排擠了其他具有效益的投資資金。 建議可採累進稅率 所以,要讓台灣的房地產回歸正常,不讓台灣年輕人為了買房而耗上一輩子的青春,政府應要好好思考從提高房地產的持有成本,也就是房屋稅和地價稅來著手。 一個簡單的基本原則是,對於自住型的住宅,政府可以不予變動稅率:但是對於持有自住目的以外的房屋者,便可考慮採取累進稅率:擁有房屋愈多,則稅率愈高。但執行時如何採取漸進或階段式作法以降低經濟體系的衝擊,都有賴各界進一步地集思廣益。 在政府所有的課稅項目中,提高房產稅只會降低民眾持有房地產的需求。它既不像所得稅會減少工作誘因,也不像證所稅會影響新創事業的投資誘因和企業集資需求,可說是正面效益多於負面作用的稅目。能否成功實施,就要看民間對房價合理發展的渴望有多強烈,及執政者的魄力了。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