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這位教「領導」的教授請了兩位講者到課堂上來,請他們談談什麼是領導。 第一位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他是去年MBA班第一名的畢業生。
他舉了5個傑出的領導者做為例子:前奇異公司(GE)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前英特爾(Intel)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ove)、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以及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他認為,這5個人的經驗,就是領導。
第二位上台的,是一個50多歲的創業家。他說,過去40年來,為了學習如何讓員工心甘情願被領導,而非「薪」甘情願(只為了薪水)來上班,他不斷地練習5件事。
當他20多歲,剛進公司做新人,練習的第一件事是「少不多是」。因為年輕人經常對老闆交代的任務有許多抱怨和不滿,因而說了太多的「不」;但是,新人應該要多說「是」,主管才會覺得覺得你是一個好用的員工。
因為奉行「少不多是」,這個新人很快升上初階主管,這時候,他練習的是「少講多聽」。因為很多剛升主管的人,都會認為自己很厲害,喜歡發號命令;然而,沒有人喜歡一個不聽部屬說話的主管。
升上中階主管之後,練習的是「少我多你」。這件事比較困難,因為人生來自私,很難在做事時考慮別人的立場。然而,一個凡事只想到自己而非部屬的主管,部屬是不會心甘情願為他工作的;工作士氣和效率低落,就很容易發生衝突。
升上了高階主管,練習的第四件事是「少舊多新」。因為多數人之所以能夠當上高階主管,往往是因為過去的成功績效,但是,升上高階主管之後,若還是緊抓著過去的做法走管理的路,公司經營就會少了創意,開創不出新格局。
終於,這個中年人決定自行創業,這時他練習的是「少會多讀」。因為當創業家創業成功時,經常會不可一世,以為自己是英雄,做什麼事都是對的。但若是平常多閱讀,就會知道人外有天,懂得謙沖為壞。
其實,這「五少五多」,談的就是「如何做人」──沒有把「人」的角色扮演好,怎能領導「人」呢?因此,管理智慧不應該是從教室裡學來的,而應是從做人的經驗中實踐而來。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把這個道理稱做「員工身,老闆心」──在成為老闆之前,員工都應該學著從老闆的角度來考慮事情。
舉個例子來說,每個人可能都有年終獎金領的不滿意的經驗。若是只會抱怨,那就是「員工身,員工心」;但是楊基寬會想,為什麼老闆沒有能力發出令員工滿意的年終獎金?如果我是老闆的話,我該怎麼發,員工才不會抱怨? 對於同樣一件事,「員工身,員工心」的人,會把時間浪費在「不爽」當中;而「員工身,老闆心」的人,卻會把握機會來「思考」。
楊基寬相信,如果一個員工能夠從進入職場的第一天,就學習從老闆的角度看事情;練習了20年之後,他開闊的格局,一定能夠讓他水到渠成,當上老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