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2014

少年臺灣史 - 寫給島嶼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

給少年讀者的信 當你拿起這本命名為《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的書,還沒翻開之前,你有怎樣的期待呢?我當然希望你翻開後有興趣讀完,而且讀完之後感覺很有收穫,更希望能引起你對臺灣歷史的興趣,激發你繼續探究的好奇心。 這本書設定的對話對象是十二歲到十八歲的少年朋友,也包括認為自己的心永遠年少的老讀者。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少年怎麼大到十八歲?在臺語(福佬話)的用法裡,「少年家」、「少年人」或「少年ê」指年輕人,等同現在的「青年」。例如,日本時代的畫家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同時入選當時臺灣最重要的美術展覽會,獲得「臺展三少年」的美稱,但他們虛歲都已經二十上下了。客家話,年輕人叫做「後生」、「後生人」或「後生仔」,也包括青年。 這本書同時也要寫給十多歲的「少年」看,雖然如此,我不認為就是要講得很簡單,那是低估少年的閱讀能力。寫得淺顯易懂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不想「簡化」歷史,我想把歷史的複雜面和多樣性帶進來。歷史這個學科是研究過去某個特定時空的人群活動,你想想:光是要了解你班上同學的想法和他們的家庭背景都很不容易,何況是我們完全沒生活過的時代。 我們這稱為「人類」的動物,是在「地球十二月分大年曆」中最後一天的中午才出現,當代的我們每個人都活在最後的一秒中。為什麼這麼說,請看第一篇第一章〈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我們人類其實非常非常渺小,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是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生物中,唯一有能力了解超過自己的時空的事物,這是我們人類特殊的秉賦,也因此我們特別有責任要保護這個地球。 這樣好像講太遠了,但也未必,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獨特,進而珍惜她的多樣性。 在每一單元中,除了敘述歷史之外,我也會討論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爭論。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打開這本書,你或許會很驚訝:怎麼有些插圖畫得像繪本?是的,我們請繪本作家許書寧老師為本書畫圖。賞心悅目之餘,有點童趣,可能會吸引你的弟弟妹妹,那麼,你不正有機會講臺灣的歷史給他們聽嗎? 最後,期待各位少年、少年家、後生人閱讀愉快! 周婉窈 寫於龍坡里芬陀利室 2013年10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