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台灣社會超大能量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今天將因國會議場的淨空,轉戰到全國各地去扎根經營。台灣與中國洽簽服務貿易協議,究竟實際內容為何?對於各行各業甚至每個人的影響又是如何?透過這次由學生所帶動的公民運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討論。服貿協議能否有助於改善台灣當前的經濟現況,或者根本是雪上加霜、適得其反?也一併攤在陽光下,讓顢頇失能的執政者無所遁形。
任何一項重大政策形成前,都要先對自己有全盤掌握,找出問題的成因,而後尋求解決之道,才可能創造進步與獲利。總統、行政院長、經長成天空口嚼舌服貿「利大於弊」,不如老老實實地向國人報告:政府逐年就各產業生產力,國際(含中國)的競爭力,所進行的調查,國內的失業率不墜、薪資水準倒退,原因究竟出在哪裡?
以主計總處目前僅有的一○一年產值勞動生產力報告為例,該年是ECFA生效年,主計總處就工業部門特別強調「ECFA早期收穫項目效益持續發酵」,在服務業部門也指出「受惠於來台旅客人數成長達二成及兩岸開放政策的推行」,但查看該年國內全體產業的勞動生產力卻較一○○年下降○.四六%。
提升產業競爭力,主要必須藉由提高勞動生產力來達致。一旦勞動生產力獲得提升,不僅可以促進經濟成長,而且對於穩定物價、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提升薪資水準,都將有所助益。然反觀前述官方數據,顯然事與願違。此後,一○二年的報告,至今尚未公開,相信最新數據不太可能兌現馬英九「逆風高飛」的承諾。
台灣的經濟基本面,落實在人民福祉上,一是就業保障,二是薪資成長。一○二年的平均失業人數為四十七萬八千(平均失業率為四.一八%),為四小龍最高,如果再對照平均非勞動力為八一四萬二千人,較上年增加四萬六千人(○.五七%),而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等非典型工作者的持續攀高,去年五月的統計已達七十五萬九千人(占全體就業者之六.九四%),問題更為複雜。這類非典工一方面美化了失業率;同時,國科會調查派遣平均薪資只有二萬六千八百元,更是拉低薪資的元凶,去年的實質平均月薪即約四萬五六○六元,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凡此種種人民的痛苦指數,是這次學運的時代背景,請問總統與院長面對了嗎?該如何解決?
台灣的病因,在於大量產業外移,導致國內生產力空洞化,自然影響就業,同時必須忍受低廉的報酬。具有國際移動能力,擁有生產力的族群,如果想要離國發展,早已高飛,作為一個政府,主要目標,當然應針對希望留在台灣生活者,全力協助其增加就業,提升生產力,但馬政府蠻橫力推的服貿協議,造成的後果卻剛好相反。
檢視服貿協議的文本與附件,講白了就是一方面為少數有能力去中國投資的特定企業設法搭橋,但這些企業,有為數不少仍保留台灣公司做為在國內金融市場借錢,或者吸收民間資金到中國投資。他們創造中國的就業,貢獻中國稅收,但對台灣到底貢獻了什麼?
另一方面,服貿又將與國內供需相關的服務業,不對等地開放讓中國資金與人流進入台灣,一旦這項協議過關,不但社區型服務業有倒閉危機,台灣薪資必將更趨下降,就業機會更為減少。更遑論國安與文化問題。馬英九總是念咒「利大於弊」,另一方面卻又計畫編列近千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預算來輔導服貿受衝擊產業,何以不將預算有效應用於發展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以增加就業率與薪資?馬英九更該對新世代說清楚:為什麼只考慮去中國投資者的方便,不在意在台灣生存的人?經濟部長信口開河要讓年輕人去中國領50K,又為何不用心在台灣創造50K的條件?
新近,連中國方面都傳出,不等貨品貿易協議(涉及物流)談完,同意要服貿(涉及人流)先簽的,是馬政府提出的,可見馬英九完全罔顧國際談判的慣例與專業,就是急著要趕進度,以前述這些違背事實與良心的做法,來追求個人的目的,這種私心自用,還侈言什麼歷史定位?根本要掃進歷史的灰燼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