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014
「到奴役之路」絕地反撲
本月22日發生於新疆首都烏魯木齊市的維吾爾族恐怖攻擊行動,共造成31人死亡,90餘人受傷的慘劇。此一駕駛2部車輛衝入市集並引燃爆炸物的維族恐怖攻擊行動,係緊盯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1日巡視新疆,發表三反主張(反恐、反極端及反分裂主義)之後,隨即爆發;其背後醞涵相當濃厚挑戰意味。《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西方新疆問題專家看法指出,烏魯木齊早晨市集的爆炸案表明了,激進分子已經改變戰術,企圖用大規模襲擊來導引中國過度反應(更酷烈鎮壓),從而促使更多的維吾爾族穆斯林走上極端化的道路。
報導中也指出,維族激進分子,可能正在學習「基地組織」模式,以吸引更多激進派的維族青年,加入反中國、反奴役的絕地反撲。
《英國BBC》的報導,引述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新疆問題專家克拉克(Michael Clarke)的看法認為,新疆發展過程中的族群不平等和政府的高壓政策使維吾人普遍不滿。關鍵問題是,他們缺乏表達不滿,「有效或合法的管道」。克拉克指出,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的遭遇,清楚呈現了維吾爾族在中共統治下所面臨的危機。伊力哈木的觀點很溫和,他呼籲北京給新疆更大的自治權,但從未要求獨立。結果卻還遭到「涉嫌分裂國家」的罪名,於2月間被當局逮捕。
克拉克說:「這樣一個地位比較高,又從未逾越國家設定的合法討論範圍的溫和批評人士,竟能如此迅速被當局消音。由此,可以推測,新疆普通維族人的聲音,被邊緣化的程度多麼嚴重」。克拉克指出,在這個背景下,維族一部分人走上極端化的道路,不足為奇。
另有學者,從維族「反抗運動新戰略」的角度進行思考,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知名新疆問題專家博芬頓(Gardner Bovingdon)認為,最近的襲擊可能表明,激進分子採用了一個新的戰略:用襲擊驅使當局進行更嚴酷的鎮壓,而鎮壓會使更多的維吾爾人極端化,更願意加入激進組織。他也強調,這種激進作法,代價太高。他表示,這些維族人士和進行炸彈襲擊的巴勒斯坦人,行動與想法皆雷同。然而,少數堅持採用暴力手段的人,其行動後果,將嚴重危及影響整個族群的存活。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教授克拉克進一步指出,最近的襲擊事件說明,維吾爾人對中國統治權的對抗正變得更加劇烈,也更加極端。該學者表示:「新疆以前發生的低烈度暴力事件,主要是採用低技術手段,伺機對警察和官員等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的襲擊。而最近針對公共場所的暴力襲擊,顯然是不分青紅是非,針對平民而來,目的在於希望獲得最大迴響。」克拉克推測,這樣做的目的不止是加劇中國政府和維吾爾激進分子之間的衝突,而且還要使當地維族和漢族人口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沙羅(Ishaan Tharoor),以「為何中國恐怖主義問題越變越糟?」為題,列舉了4大病症,包括有:1.族群政治撕裂,2.好戰的伊斯蘭信仰,3.壓制,4.邊緣化危機。沙羅指出,在中國漢族中心化,以及中央集權的統治下,少數民族的艱困處境日愈「激化呈現」。以新疆維族為例,他們在自己族群的土地上,面臨了歧視。1949至2008年,漢族遍及新疆各地,所佔比率從6%至40%不等;至於,首都烏魯木齊,漢人比率更高達75%。
另外,中國對於維族文化的歧視,從下述例子,可見一般。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新疆黨委書記王樂泉,曾公開政策宣布,把新疆傳統的維吾爾族語與英語同列為外國語,置於學校的選修科目,認為其係可有可無的語言,「並不適合在21世紀繼續發展」。
《中國茉莉花革命》網站27日報導指出,中國官方已在25日(週日)凌晨實施「零點」逮捕行動,並以雷霆之勢迅速處決一批暴恐團伙。5月以來,新疆和田、喀什、阿克蘇三地共已處決23個涉恐涉暴及宗教極端犯罪團伙,抓獲200餘名犯罪嫌疑人;這次拘捕的疑犯基本以1980、1990年代的年輕成員為主,他們大多通過互聯網等,觀看暴恐視頻,傳播宗教極端思想;或藉由QQ社群、短信、微博訊息,以及非法講經點等方式交流經驗,宣揚「聖戰」思想,密謀襲擊目標等。
*近來維吾爾族重大攻擊事件:
新疆(2009年7月)
維族與當地漢族衝突暴動,200人致死,隨後並引來官方大力鎮壓
北京(2013年10月28日)
3名維族人士開車撞進天安門廣場群眾聚集處,此自殺事件並因而造成2名觀光客致死。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4月30日)
鐵路車站爆炸案,導致3人致死(其中2人為引爆炸彈者)
首都烏魯木齊(2014年5月22日)
數名維族人士駕駛2輛車,衝進市集引爆炸彈,造成31死,超過90人受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