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地,蔡英文以高達九成三的得票率順利當選民進黨黨主席,並於28日正式接任,同時宣示完成三大任務,包含成立「2014選舉對策委員會」,傾全黨之力打贏年底七合一選戰;第二、為使政策貼近民意,將改造新境界智庫,成為黨與社會的對話平台;最後則是執政人才的培養,要求黨內青壯世代在決策與執行上負擔責任,為執政做準備。
綜觀蔡英文所提的三大任務,看似回應社會需求,卻又再度點出外界對民進黨與蔡英文的質疑。儘管此刻社會氛圍對馬政府普遍失望,不再寄予期盼,民調低迷,但對國民黨執政不力的失望與憤慨,並未轉化成對民進黨的支持度。多數人民對民進黨是否有能力執政,甚至能否在未來的兩次大選中贏得勝利,仍多所保留。然而這樣的疑慮,最主要來自於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過去相較國民黨,民進黨政治理念清晰一致,對社會變化與脈動極具敏銳度,曾經吸引許多年輕世代投入,但歷經八年執政,民進黨的沉淪與崩壞,也赤裸展現於台灣人民眼前,辜負許多支持者的期盼與信任。
近年社會運動風起雲湧,能量大爆發,曾為社會運動引領者的民進黨卻無法提出改革政策,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社運與撼動人心的太陽花學運,民進黨毫無施力點,學運期間甚至淪為門神,許多年輕人刻意與民進黨保持距離,深怕被「抹綠」。如何消弭人民對民進黨的不信任,恐怕是蔡英文重返主席的首要任務。
人民對政黨的不信任,致使公民團體勃興。太陽花學運所反應的是代議政治的失靈,而這樣的控訴並不僅侷限於國民黨,同時也對民進黨的監督不力與同流合污表達不滿。公民團體的崛起,實際上對民進黨的支持度會產生瓜分,如未來推出候選人更勢必壓縮民進黨選票,造成衝擊。面對來勢洶洶,挾帶一定支持度的各個公民團體,民進黨在議題上如何與之整合,甚至進一步建立夥伴關係,在在考驗著蔡英文的智慧。
2016年的總統選舉沒有意外的話,將由蔡英文代表民進黨角逐大位。但在關鍵議題,蔡英文尚缺乏論述,這也是外界多有批評之處。光就中國政策而論,蔡英文始終沒有清晰闡述,從2012年競選期間的「台灣共識」,到近期宣稱「建構優質兩岸關係與交流」都可見一斑。民進黨內部對中國政策檢討聲浪從不絕於耳,雖歷經數次華山論壇,但均未能形成具體政策。中國事務部存廢、台獨黨綱凍結與民進黨核心價值所產生的悖論與爭議、如何釋疑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印象,以及如何從人民角度對《兩岸服貿協議》提出前瞻性主張,都是不容迴避的課題。
在中國政策、憲政改革、服貿、自經區乃至核四、廢死等國家重大議題上,蔡英文都必須有清楚的論述與堅定立場。帶領民進黨從為反對而反對的意識,全面進化到執政思考。在未來兩年中,針對國家方向提出禁得起辯證與可操作的論述,向台灣人民展現出其具備國家領航者的氣魄與視野高度,也才有機會實現當初敗選時所諾:下一次,我們要走完最後一哩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