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14

認真思考台灣未來的石化政策

2014年7月31日深夜,由於李長榮公司丙烯管線破損,嚴重洩漏,引發大爆炸,造成30人死亡,309人輕重傷之慘劇,此乃臺灣歷年最嚴重的工安事件,照理此等人為災難只會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怎會發生在臺灣?當熊熊烈火爆炸、燒街,傷亡者一一被抬出,整條街道被炸開來,宛如戰場般殘破戰壕之景象,透過電視畫面不斷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全國同胞除了震驚、同感哀悼外,更多的是對政府救災不力及對石化業者便宜行事,不重視環保與工安,草菅人命之憤怒與不滿,此次爆炸事件也扯出石化業長年嚴重汙染環境忽視工安,傷害國民健康,只為了貪婪賺取更多金錢之醜陋真實面貌。

由於長期忽視工安問題,像這次李長榮公司疏於檢查丙烯輸送鋼管厚度,省小錢終釀大禍,有可能數十年的基業就毀於一旦,因此針對此次嚴重氣爆事件,石化業者應深深的反省,思考台灣這片土地與人民相互依存之道,確實做好環保與工安,否則終將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石化業者現在有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看在石化業之經營管理階層及從業人員眼裡想必感觸良多,何以從產值占臺灣GDP大約三分之一之產業,淪落至此?其實石化業今日所遭遇之處境,實為自己一手所造成,當他們在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同時,將一些成本能省則省,甚至不該省也省,事實上環保工安是最容易省錢,且短時間不容易出紕漏的地方,然而石化業者長期將內部環保成本外部化,把廢水及有毒氣體排入於環境之中,造成環境嚴重汙染及鄰近居民健康嚴重受損,健保支出大增。

筆者所居住之大社工業區鄰近,幾乎每日數次都可聞到十分嚴重的石化汙染廢氣滲入室內,其濃度簡直叫人無法呼吸,所有鄰近居民憤怒異常,積怨甚深且久,不僅無法可想,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然而石化業大老闆普遍皆住在遠離工廠的豪宅,工業區鄰近居民生病、致癌之哀嚎與憤怒,離他們太遠了,聽不到,反正又不是他們生病,健保破產又如何?筆者曾經到歐洲參訪、遊歷,看到德國許多石化工廠,所排放皆是白煙,其所排出的製程尾水清澈見底,所有德國的河川,人民皆可下河戲水,河底石頭及游魚歷歷可見;而在奧地利由維也納國際機場至市區的路途中,亦有一石化廠,其所排放皆是白煙,不見有汙染現象,亦不見有人民抗爭事情發生,政府執法嚴格,且廠商皆遵守法令,工業區與鄰近居民彼此相安無事,眾多案例可供國內石化業者參考,反觀國內石化工業區,鄰近河川哪一條不遭受汙染,哪一條河川的水產可供食用?更遑論能讓人民下河玩水嬉戲了。

石化工業為一種高汙染、高工安風險、高健康風險之產業,若能在一處位處下風處之離島興建石化專區,才能符合避免發生以上各風險情況,如新加坡的廊裕島石化工業區、上海東南海外的離島石化工業區、及台塑麥寮離島石化工業區等。政府多年前在高雄地區遍設石化工業區,由於以往缺乏前瞻性都市計畫,因思慮不周而亂規劃,將許多石化工業區布放於舊高雄市之北側及東側沿線,緊鄰人口稠密地區,將高雄市團團包圍住,例如高雄煉油總廠緊鄰後勁部落,大社石化工業區、仁武石化工業區、大寮工業區、林園石化工業區、大林埔煉油廠、臨海工業區等等皆位於人口密集地區,使高雄市目前除了鄰近山區人口較稀少地區外,其餘約250萬人口皆陷入大量石化汙染暴露風險中,且各石化工業區間頗有一段距離,各工廠間須以長程管線相連,管線越長風險越大,如此次之丙烯爆炸事件,即是長程管線穿越市區之商業區及住宅區所致。

有關石化污染嚴重影響居民健康的論文多不勝數,依據潘碧珍教授等1994年國際期刊的研究論文,在高雄各石化工業區周界三公里範圍內,男孩膀胱癌是台灣平均值的11.9倍、齒齦癌為5倍、其他內分泌癌為4.85倍,女孩乳癌為9.94倍、其他內分泌癌7.47倍、小腸癌為3.95倍;另一篇論文(2005)中則顯示20~29歲年輕人,罹患血癌比例為臺灣其他地區之3.18倍。最近(2012~2013)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委託美和科技大學團隊所做之研究結果顯示;舊北高雄地區(左營、楠梓、大社、仁武)之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遠高於旗山、美濃且更高於花蓮地區,其居民致癌風險為旗山、美濃之1.88倍,甚至為花蓮之4.52倍,造成此等健康高風險之主要成分皆是石化工業所排放之有毒廢氣,因此石化工業雖號稱創造30萬就業機會及1/3的GDP ,豈不是拿大多數高雄市民的健康與致癌風險及縮短生命做為代價?除了少數財團獲得重大利益,一般的老百姓又得到了什麼?這樣值得嗎?難道我們還要讓他再繼續下去嗎?

其次,對於石化業的汙染,政府應該好好修改環保法令,加嚴環保標準、加重罰款金額,因為目前國內的汙染標準大約都是先進國家的2~3倍濃度,且僅僅管制少量的有毒化合物,惟有修改成如先進國家標準般嚴格排放標準,並應管制大多數的有毒化合物之排放,且大幅增加罰款金額為目前金額10倍到100倍,才足以嚇阻不肖廠商惡意將有毒廢氣、廢水排入於環境之中毒害人民。一個明顯的案例是前年台塑石化公司在美國德州休士頓之工廠,因排放有毒廢水到墨西哥灣,被美國法院重罰新台幣90億元,台塑公司只能乖乖繳清罰款,哪像在臺灣聘請一堆律師打行政訴訟,就是不繳罰款;另外最近一個確定判例,有一家美國石油公司因輸送管線爆炸燒死8人,亦被美國政府罰款新台幣200億元,有如是政府決心及重罰威嚇,相信國內石化業者會做好工安工作,不敢再任意排放有毒廢氣及廢水,挑戰公權力的權威。

最後,針對我國未來石化政策提出建言,由於美國及加拿大的頁岩氣開發近幾年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其作為原料合成乙烯,成本大約只有目前臺灣中油與台塑的一半至六成,台灣目前利用輕油裂解所產生的乙烯,及利用此等乙烯做為原料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等塑膠粒料的產業,在國際上已逐漸變得毫無競爭能力,若再計算其所產生的效益,與其製造的汙染及對國民健康所造成的損害,簡直無法比擬。石化業者動輒聲明若將中油五輕廠關掉,將影響30萬就業人口,筆者認為就算將中油五輕廠關掉,甚至將大社石化工業區、仁武石化工業區、林園石化工業區等產製塑膠粒料的各工廠皆關掉,影響就業人口應不超過1.5萬人,至於石化業者所稱的30萬人,則應包括石化業中下游,利用塑膠粒料進行加工之業者,別有用心者動輒估計會有30萬人失業,乃危言聳聽,不值得一笑。未來塑膠加工業所需的塑膠粒料,可直接從美國或加拿大進口,如此可大量降低石化汙染及淘汰能源使用效率不彰的老舊石化原料上中游工廠,因此如何進行石化工業的產業轉型,提高石化中下游產業的附加價值,以少量質精單價高的產品做為生產主力,即可提高整體產業的產值,那才是石化產業未來應走的道路,而不是一昧的衝高乙烯生產量,犧牲環境與國民健康,流血輸出。

我們可同時進行高雄地區相關的都市計畫,重新更新石化工業區,將其由特種工業區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的乙種工業區,同時亦可提供大量的就業人口,此乃中央政府經濟部、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及高雄市政府不可推託的責任,亦是此次爆炸事件所引發的危機與契機。如果政府能夠依法行政,則民國82年5月5日,經濟部長江丙坤因大社石化工業區工廠排放毒氣,毒死數位鄉民,導致鄉民圍堵工業區多天造成全國震動,最後經協商後所達成之結論,由經濟部發給高雄縣政府及大社鄉公所之公文,明確登載「大社工業區內各廠應配合中油高雄煉油廠總廠五輕遷廠計畫,一併遷移」。

如今高雄煉油廠將於民國104年遷廠,我們要求政府兌現承諾,將大社石化工業區與中油高雄廠一併遷移,並改為乙種工業區,如此可一次解決多項問題,應是中央及高雄市政府目前雙方合作攜手向前,改變朝野對立的契機。


沈建全
作者為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所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