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14

羅賓·威廉姆斯:他比煙花寂寞

悼文
羅賓·威廉姆斯,在台上台下都是令人無法抗拒的表演藝術家。

羅賓·威廉姆斯,在台上台下都是令人無法抗拒的表演藝術家。
Gary Settle
幾年前,在戛納電影節的某個派對上,我正倚着欄杆看煙花,身後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或者說至少十幾個聲音,聊着瘋瘋癲癲的流行文化、性與政治,夾雜着笑話和胡言亂語,點綴在海邊煙花的砰然巨響之間。
沒必要轉過身去:那些聲音不是在直接對我說話,它們也不可能屬於別人,只可能屬於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他正在即興表演獨白,和地中海的天空里展開的焰火一樣精彩紛呈。如今我已無法回想起細節,但你大概可以想像他的口音和語調,如同連串噴射的火焰——大男人的口音、嘰嘰喳喳的女孩口音、法國口音、西班牙口音、非裔美國人口音、人類的聲音、動物與異形的聲音——不時還有一個清醒的聲音,評論着實時描述彩色火藥在空中爆炸這種行為有多麼荒謬。
幾乎沒有人會嘗試和煙花搶戲,而且大概只有羅賓·威廉姆斯才能勝出。我懷疑根本沒有人邀請他為這一小群心醉神迷的觀眾做這場即席表演和現場評說,也說不清這是否出於一時的靈感抑或衝動。或許這根本沒什麼區別。不管有沒有人希望他表演,又或許不管他自己是否願意,他就這樣上場了。
星期一他的死訊傳來時,我的震驚部分來自於他竟然已經表演了那麼久——無時無刻地表演、不斷重新自我塑造、持續性的在場。在Twitter上,哀悼者們回憶第一次注意他時的影片。有些人是通過《阿拉丁》(Aladdin)認識他,有些人則是通過《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或《窈窕奶爸》(Mrs. Doubtfire)。我比他們都早,是通過《默克與明蒂》(Mork and Mindy)電視劇和一張名叫《現實——一個重要的概念》(Reality — What a Concept)的專輯,它令八年級的我興奮不已。
回想起來,威廉姆斯顯然是世上最有爆發力、最令人全神貫注、最令人震驚的語言喜劇大師。能快過他的語速的只有他的思想,他可以把許多荒誕的東西自由自在地聯繫到一起。1979年,珍妮特·馬斯林(Janet Maslin)曾經報道過他的單人喜劇秀,列舉了他一連串的即興小段子,從對雅克·庫斯托(Jacques Cousteau)的印象,到「喜劇迪斯科聖殿里的傳教士」,再到小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 Jr.)在「明星幼兒園裡」(不管它到底是什麼東西)。「他表演《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上的《根》(Roots)濃縮本,」馬斯林寫道,「一共持續了15秒。他即興表演了一出莎士比亞式的史詩,是關於三里島核事件的,他一個人飾演所有角色,包括愛因斯坦的鬼魂。」(20年後,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人工智能》(A.I.)里,他再現了類似的東西)。




威廉姆斯因《早安,越南》、《死亡詩社》等電影中的角色而獲得奧斯卡提名。


在舞台上,威廉姆斯的速度讓他可以一邊檢驗觀眾的反應,一邊還能在匆忙中調整和改變自己的方向。《進入我的腦子》(Come Inside My Mind)是他一個兩分半鐘的瘋狂絕活,他在其中一邊解釋,一邊表演——「我很棒!我瘋狂地即興表演!不,你沒有,你是個傻瓜!無非就是屎尿屁,什麼內容也沒有!」如果說他通常是一邊表演,一邊自省地評價自己的表演,那麼他的評論通常不是頑皮的,而是真誠的。作為演員,他有時可以放低身段,表現得甜蜜可人——或許他經常這樣做——但是作為娛樂者,他的真正人格中摻雜了需索與慷慨、聰慧與善良,它們格外富於魅力,通常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動人心弦。
演完電視劇《默克與明蒂》之後(他還曾在《拉里·桑德斯秀》(The Larry Sanders Show),乃至最近的《路易不容易》(Louie)等電視節目中亮相),他經常飾演狡黠、悲傷或令人驚訝的角色,都是不同版本的他自己,這樣的羅賓·威廉姆斯們,有的是我們從童年起就熟悉和喜愛的,是我們習以為常,或者有點厭倦的娛樂者。他那些令人難忘的電影角色有着人格的變化——那些瘋狂的、健談的、形體會發生改變的詼諧角色,比如《阿拉丁》里的燈神,以及《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里反抗權威的電台節目主持人、《漁王》(The Fisher King)里的帕里,甚至還有令人震驚的「窈窕奶爸」。
當然,它們是角色中的角色,而威廉姆斯最精彩的那些嚴肅電影角色——或許我們應該說不那麼傻乎乎的角色,因為他的角色中總是帶着一絲戲謔意味——也都有着類似的雙重性。看着他帶着誠摯所做的那些表演,你忍不住會注意到角色中蘊含的那種生機和頑皮,它們被約束着,你忍不住會想,它們什麼時候會爆發出來,會怎樣爆發出來,或者會不會爆發出來。你完全清楚他的本事,這令他的自控顯得更加精彩。有時你會覺得他自己知道這一點,能裝得一絲不苟,滿臉沉重,裝出理性的談吐,這還讓他覺得挺樂在其中的。
在電影里,他也可以和其他演員一樣安靜、冷酷、剋制地呈現出這一面,傳遞出熱情、嘈雜與瘋狂——就像《鳥籠》(The Birdcage)里的內森·連恩(Nathan Lane)、《無語問蒼天》(Awakenings)里的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Niro)和《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里的馬特·達蒙(Matt Damon)。他是個超凡出眾、訓練有素的個性演員,同時也是一個令人無法抗拒,無法忘懷的人,他的聲音——或者說他許許多多的聲音——許多人只要聽到過一次,就永遠不會忘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