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015

柯文哲現象拆穿天龍國假面具

柯文哲從其競選到上任正式執掌市政後,就有人以「柯文哲現象」稱謂之,其特色除了競選時的活動模式有別於眾人向來所習見之外,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態度強硬地槓上遠雄、富邦、鴻海及日勝生等財大氣粗的財團的戲碼。

突然又巧合地,在柯團隊、名嘴及媒體的追蹤下,台北市民赫然發現,在馬郝執政16年下,市府幾個大型的BOT案「喪權辱市」的程度令人乍舌不可思議。從大巨蛋到台北文創大樓,幾乎件件都可能涉及弊案或者無止境的錢坑。但不要忘了,台北市正是在馬郝執政16年中,取得「天龍國」的封號,意指其市民自視政、經、社及文化水準高於台灣其他縣市一等。但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這樣集台灣社會各界菁英的首善之都,會淪落至此!相較於被視為低智識、庸俗、貧窮的南部各縣市,似乎還尚未曾傳出犯此類連基本常識都嫌不足的大錯。這其中的原因如何解釋,恐怕是最饒富趣味的,用柯式語錄來形容就是:「過去16年,為什麼台北市政府每個合作案都會碰到金光黨,而且北市府一定會被下迷藥、被騙成功。」

然而,與其說是台北市政府遇到金光黨或被下迷藥,還不如說是台北市民集體自願地迎接金光黨及服下迷藥,才會選出兩個現在看來近乎笨蛋凱子的市長,而且還為此自豪不已,容其二人肆無忌憚地愚弄市民。「天龍國」最後赤裸裸地攤露在國人眼前的其實是「天兵國」。同理可證,長期以來以台北看台灣的「台北觀點」,也可能是全台灣最為反智及反動的封建思維模式。而在這些人抱著這種思想主導下的台灣,這幾年呈現的無疑是錯誤與退步的。

這樣的論斷或許可以從台灣政治、社會啟蒙的歷史得到驗證。

早年的黨外或民進黨被視為是台灣封建社會的啟蒙者,追求自由、民主及法治等現代價值的先驅。而在此一時期其陣營中多數耀眼的政治明星,諸如黃信介、康寧祥、陳水扁、謝長廷及林正杰等人的政治生涯皆是發跡於台北市,所憑藉與倚賴的乃是當時都市中產階級所代表的進步力量的支持,當時的民進黨被視為是道道地地的都會型政黨,不僅黨的成立在台北圓山飯店,台北市議會更是過去民進黨最為活躍的戰場,也是台灣進步思想的聚焦場域。

但曾幾何時,就在自由與民主的成就越形穩固之際,大量電子媒體取代過去新聞局、警總及救國團後,民進黨在北部卻一寸寸地失去其地盤,勢力也隨而漸行消退,只能退往中南部重新開疆闢土,在與國民黨多年的競奪下,民進黨的鐵票區幾乎全都侷限在南部幾個縣市,政治版圖被認為極難跨越濁水溪。在大多數台灣人民的認知上,也早已習於將民進黨歸類為代表南部偏遠縣市的草根、鄉土政黨,而幾乎完全忘了它的崛起壯大之地乃在台北市,這是台灣政治及社會啟蒙歷史上最大的吊詭。

直到去年2014九合一大選中,民進黨一舉拿下13個縣市的首長,取得其黨史上最大的成就,並重新拿下有許多已失守十幾年之久的縣市的執政權,像是台中市、彰化縣及桃園市等,台灣的政治板塊開始呈現重新移動的跡象。而柯P現象的產生更被認為含有再度啟蒙意涵的形式,有人將其實質動能歸諸於318學運時人民的覺醒、有人解釋為網路時代的崛起、更有人將其定調為台灣進入階級對立的階段,但無論如何,民進黨在這次台灣政治及社會的再次啟蒙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實在是微不足道,則是眾所公認。

因此,「柯文哲現象」當然不是指柯個人,柯本人大概也不知其內涵為何,事實上其所表徵的是,一個國家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可能是由於一群人的新觀念、一種科技的新發明,或是一種新意識的崛起,但這種領導時代前進的客觀精神(黑格爾用詞)究竟為何,不僅是各政黨為了爭奪政權必須時時刻刻要去嗅知與捕捉的,更是所有關心這個國家未來發展的人應該深思研究的。目前看來兩大政黨在這方面是交了白卷,所能期待的就是優秀的有識之士能參透並指出方向,如此台灣才不會在全球化競爭下白走許多冤枉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