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乃平
在2015年的全球經濟是一個混亂、對立、動盪不安的一年,有人指出,這是一個美國vs.全世界的亂局。其中,美國QE退場,Fed收拾殘局,貨幣緊縮,利率將隨之上調;而歐、日等國卻仍在大量印鈔,用QE來救經濟,日本一直處於零利率時代,而歐盟已進入了負利率。
資金外流金融緊縮
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大漲,世界其他國家的貨幣大貶;再者國際油價大跌,獲利者是全世界的石油消費國,產油國固然受到衝擊,收入減少,而美國生產頁岩油的中小企業受創頗重,多家破產,一場小型的金融風暴隱約成形。當然,度過金融海嘯的美國經濟漸形穩定成長,與世界各國經濟的停滯、衰退,又成為另一個顯著的對比。
眾家國際經濟預測機構去年底對今年的世界經濟成長,都頗為樂觀,多數認為油價下跌應有頗大的貢獻。詎料到了今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低油價無法提供足夠的推力去驅散籠罩在全球經濟頭上的烏雲,將2015年的預測調降0.3%至3.5%。而世界銀行幾乎在同一時間將之調降到3%,並指出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不足,各國無法經由低利率來提高物價預期,僅依賴經濟復甦美國的一個引擎拉不動全球經濟。
在這些衝突矛盾之中,出現了一些傳統經濟學者頗難詮釋分析的現象,譬如美元強勁升值,為何各國未能受惠?除了因為大家同時貶值,匯率變動相對有限,未能提高出口競爭力,而資金外流造成各國金融經濟緊縮外,用美元表示的各國資產都縮水了,包括房地產、股市、GDP等,而各國的美元負債都增高。美國債券的殖利率因此相對提高,國際資金當然回流,但是這些資金並未提高美國的消費需求,反而都投入資本市場,吹起泡沫。去年底,耶魯大學的席勒教授(R. Shiller)警告說:美國S&P 500指數的P╱E比到達27.2倍,這是一個金融危機領先指標,只有1929年、2000年、2007年可以比擬。還有人指出,美股狂飆,沒有基本面的支撐,美元狂升,沒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持,美國金融市場危機四伏。
狂印鈔失刺激效用
另一個矛盾是各國QE都大量印鈔,為何經濟救不起來?經濟學中,貨幣影響經濟實質面的管道有三:其中,利率降為零,失去刺激投資的效用;匯率在各國競貶之下,貶值增加出口的成效有限;最後只剩下利用印鈔提升通膨預期,以增消費一途,卻又面臨全球的需求不足。造成需求不足的遠因是1970年以後的電腦、網路、電子科技、全球化所帶來的人力替代,近日的機器人革命更加速它的趨勢。這時,一般的基層勞動需求大減,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另一方面,資本家與高科技業者隨著市場需求,報酬大增,社會貧富差距拉大。這就是為何有人估計2015年後,全世界1%的富人將掌握50%以上的財富。在這種情形下,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委靡,高失業成為常態,當實質工資減少,對工作的安全性不足時,印再多的鈔票也無法讓多數中下階層的人們增加消費。
總之,世界經濟結構性失衡,各國病急亂投醫,祭出來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各式的行政手段,把經濟置入殘酷的實地實驗之中,其中,問題重重,只是苦了身處其中的芸芸眾生。
政治大學 金融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