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15
自由化的抉擇
臺灣社會多元開放,近年對政經議題之論述亦因媒體名嘴大眾傳播,每每各說各話,以理服人之態度尚待加強,偏偏政治市場又已兩元對峙,藍綠兩大政黨更隨時準備爭取政權為民服務,因此,許多未涉及政治之民生經濟議亦每每不能就事論事,而流於政治立場之爭辯,以致無解,浪費公眾資源殊為可惜。
舉例說,臺灣自1990年代開始啟動經貿自由化或全球化之後,迄今所出現而為各界所物議最多的是:所得分配持續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實質薪資倒退不前等社會經濟問題。這是政府當局所必須面對處理的國家政策責任,但追究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若簡化歸諸於經濟自由化或全球化的結論,則問題將更治絲益棼。臺灣好不容易從過去中國國民黨的黨國資主義控制經濟體制掙脫出來,我們應該好自珍惜自由這項價值。
今若把經濟問題社會化,這無異是把政治學的問題推到檯前,容易讓人以經濟常識運用政治正確解來決經濟問題。這與一般認知:「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看法」,情形不同。一般所見,經濟學家所面對的經濟分析,尤其是總體經濟方面之議題,能夠出現在輿情版面的當然只有分歧的看法,給人好像對問題沒有共識之印象。其實,經濟學家對經濟問題的共識非常高,而為何會出現這種異見現象,在經濟學ABC便已說明清楚。因此,在政權競爭激烈之下,對於政治經濟關係論述的抉擇,我們應該注意關聯之不易釐清,但無論如何,基本參考依據之關鍵在各種經濟分析應在於反應事實,重要的是客觀評估,而非在於引申或置入各自政治上之價值判斷,而誤導了解決經濟問題的可能藥方。
再進一步分析,經濟社會對抉擇取捨的問題,通常皆涉及成本與利益,由利差之高低來決定經濟行為。但其中因成本的概念在經濟學上有其複雜性,故與一般社會所謂的成本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在討論經濟議題時往往因認知不同(如成本大小),輿情與專業意見便常出現分歧異見。經濟學處理問題在理性範圍有其價值判斷,但若涉及抉擇取捨之問題,則僅呈現效果比較,而其判斷抉擇係交與決策部門來處理。這是經濟學法門的通則。
今由於臺灣社會諸多經濟行為,包括外交、國防等非經濟議題,處處皆需考慮成本或利益問題,經濟決策單位無論個人、家庭、廠商、企業或國家政府,在做任何選擇決定時,也都無法脫離「何者最適」之思考,而成本效益是主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學成為社會顯學的環境背景。我們以為,複雜的經濟行為分析還是應該相信經濟學家,而經濟學未能定論的選擇如決策議題,就交給政治經濟學來處理,這就是一般社會上的分工原則。但願我們社會都能服膺理性,那麼,我們選擇的錯誤或代價便不會太多或太大。
早期一位奴隸出身的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斯(Epictetus,55-135),他終生力行,就算身體被奴役,心靈還是可以保持自由。環境雖充滿苦難,但如何過活,最後還是自己決定;他告訴人類,「我們的思想取決於我們」。臺灣受制於太平洋及海峽兩岸,如何生存發展,當然需靠自己,而自由絕不應喪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