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12

別讓台灣淪為第2個希臘

時報社論

近來有關退休金制的問題引起各界關注;勞保基金最新精算顯示,民國一一六年,勞保基金就要破產了;無獨有偶,退撫基金也可能在民國一一七年要破產,只有公保基金「號稱」還算穩健。事實上台灣的退休金制不僅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存在著不公,在同一世代、不同族群間,也存在著嚴重不公平。政府如不能拿出魄力改革,不僅社會矛盾銳化,更會讓台灣逐漸「希臘化」

台灣各種退休保險制碰到的問題,其實也是世界各民主國家都會碰到的問題。這種含有濃厚福利味道的退休金保險制,都不會是「真正的保險制」,其制度多是「pay as you go(隨收隨付制)」;一旦上路運行,合乎資格者並不需要繳交全部應繳的保費,就可開始領取年金;而在政客討好選民心態下,一定是壓低費率、提高領取的年金。開始時皆大歡喜,但運作幾年下來,財務一定出問題。最後面對的只有幾個選擇:不是拿政府預算去貼補退休基金,就是提高費率、降低年金給付,同時對給付條件開始緊縮。

台灣的情況就是如此。當初在規畫勞保年金化制度時,設定的所得替代率為一.一%,行政院加碼到一.三%,立法院最後再加碼到一.五五%。如果以投保三十年乘上這個數字,等於是開始時的所得替代率不到三○%,但到立法院協商時,全部版本都在三九%以上,最後通過的所得替代率高達四六%。勞工退休金年金化後只有三年,就發現財務黑洞日增。其它退撫基金、公保基金,也潛藏同樣的問題。

坦白說,基於政治與社會因素考量,這些退休基金不可能倒閉,最後一定由政府挹注資金、同時提高費率、降低給付,渡過難關。這就如同「龐式騙局」,先到者領的錢是由後加入者支付,但實質上基金本身的收益並無法支撐,最終難以為繼,只能宣布破產;後進者繳交的錢全部付諸東流。但政府不能讓其倒閉,最後只有讓後來的納稅人與繳交保費者替領年金的「前人」埋單。如政府不能盡快調整,不同世代間的不公平將益發嚴重;這是惡質的「世代掠奪」。

現行退休制有世代間的不公平,不同族群也存在不公平勞工退休金所得替代率,目前數字是四六%,這是根據投保薪資計,如以實際薪資計,只有二七%;但軍公教則有九○%以上,甚至有超過一○○%者;雖然公保體系經過改革,但所設定所得替代率仍在八○%以上。反觀國外,號稱「富國俱樂部」的OECD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所得替代率五八%;個別國家,日本三四%、英國三一%、德國四○%、法國五一%、韓國六七%,差堪與台灣公務員比擬者只有希臘:九三%。

這些數據顯示,軍公教體系所得替代率太高,相較下,九百萬勞工的所得替代率則太低,這是不同族群間嚴重不公與不義;而與國外相較,這個數字也已高得離譜、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要能繼續維持,只有靠國庫持續撥補,上半年國庫就撥補公保七十三億,每年單是所謂的「十八趴」,就要耗費七、八百億元,而這又進一步造成更嚴重的不公,難怪勞工團體要痛批政府厚此薄彼。政府不立刻改革,降低給付、緊縮條件、提升費率,則不僅加深不同族群間對立、矛盾,更為已拉警報的政府財政帶來更沉重負擔。

立委提案修法,希望明訂政府要對勞保基金負最終支付責任,這是鋸箭法,不宜採用;此法表面上解決問題,實際上只是把問題延後,而且是丟給國庫──也就是全體納稅人;這種作法必然同時帶來「道德風險」,勞保基金不必再設法升費率、降給付,反正最後都有國庫埋單。但如政府不斷拿納稅人的錢,給予公務員全球最佳的退休給付,政府又有什麼正當理由不為勞保體系作最終支付」?

歐債危機後,歐洲各國幾乎都開始緊縮退休金給付條件,由此可知,改革愈早、陣痛越少。政府該全面改革各退休金制,全部都升費率、降所得替代率,特別是過份優渥的公務員退休給付,更該盡速改革,別讓台灣變成第二個希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