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13

數據改變閱讀

紐約時報魏武揮 作為一個有些名氣的互聯網業觀察者,我時不時在社交平台上被人問及:有哪些TMT(科技、媒體及電信)類的網站值得一讀或可持續瀏覽。有些提問者非常有禮貌,寫得洋洋洒洒,讓我不回都有些不好意思。但事實是,在今天,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我很難確切地概括,我到底在看哪些網站。 大致上,我看TMT類的信息,按照時間順序,有如下三個方式,即門戶網站的科技頻道、Google Reader、微博與微信: 幾年前,我其實主要看門戶的科技頻道,有一段時候,我每天要看三個門戶的科技頻道的所有文章標題,如果感興趣,就會點擊進去看。那個時候,我也會看Google Reader(谷歌於2005年推出的網絡內容集成平台,為用戶提供新聞和其它信息。2013年7月被谷歌關閉),因為有很多博客的文章在門戶科技頻道里是沒有的。GR成為一個不錯的補充。 門戶的科技頻道主要是讓我了解發生了什麼事,GR則讓我了解同行對這些事是什麼觀點。後來像微博這樣的社會化媒體興起,前一個需求慢慢被微博所滿足——這個場域傳遞信息極快,但這個場域里的信息厚重度不夠,還是需要GR的幫忙。 隨着微信的興起,事實上我使用GR越來越少了:是因為有了微信的公眾賬號這樣東西。另外,朋友圈裡也會出現大量的朋友的轉帖。一個多月前,GR因為使用量下降被谷歌關閉,我雖然遷移了數據,但至今沒有怎麼深入使用過包括Feedly、InoReader在內的GR的替代者們。 這裡其實是可以分析出一點閱讀軌跡的。門戶的閱讀其實是很有體系可說的,因為門戶本來就是一種體系。GR就稍許差了些,GR屬於我覺得這個博客不錯就把RSS種子往裡扔的一個工具。雖然我在GR里也建立了一些用于歸類的文件夾,但很少有博客是只談某個細分領域的問題的。GR相較於門戶而言,那種目錄樹般的結構化體系,弱化很多。 微博微信就顯得更為「無序」一些,幾乎就是看我什麼時候上站,碰到什麼看什麼。我對微博的關注者有一些做了分類,有一些則沒有。在我確信自己有足夠空餘的時間時,我會根據分類再花點時間看看。但信息的接收,依然是很難說有什麼體系可循的。 但這種「無序」不是沒有邏輯,不是真的瞎貓碰死耗子碰到什麼算什麼。因為我選擇關注誰的時候,是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的:我承認有些微博我純屬出於社交上的面子不得不互相關注一下,但我之所以要買一個微博會員的原因就在於:我可以有更多的配額去「關注後再屏蔽之」——其實我已經預判了這樣一個結果:這個人的信息我毫無興趣。 今天的所謂「不社交無閱讀」大致就是這樣的:信息的接收難以成體系,但信息源的選擇並非一筆糊塗賬。換言之,門戶時代(包括搜索時代)的信息選擇,我們就只從信息所在的維度(體系中的某個位置)出發——比如我們選擇了財經頻道下的證券;但在社交時代的信息選擇,我們從信息源(誰)這裡做選擇。至於這個「誰」——我們有可能是因為ta是一位證券專家而選擇了ta,但ta如果忽然今天談論起北京的天氣來,我們也不會太過不滿。我們從「選擇什麼信息」上升到了「選擇什麼人」,從這個意義講,錢鍾書所謂「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這句話已經不成立了。 這就是當下整個信息消費的狀態。基於這樣消費狀態的改變,整個媒介,也需要改變。未來的互聯網媒體平台,將聚集一大堆的所謂自媒體以及機構媒體,然後信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喜好直接選擇信息源。微信便提供了這樣的一個雛形。 根據自己的喜好:這句話聽着容易,但其實是需要在技術上狠下功夫的。這件事,和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以及大數據(Big Data),都有關係。喜好的滿足和匹配,將幾乎全部由數據驅動,而非人力驅動。 人在信息上有兩件最主要的事:生產和消費。生產信息是為了讓別人消費,而別人為什麼要消費這個信息,無非就是覺得這個人的內容值得一看。我把它稱為發佈者的專業維度。比如某人在證券問題上很專業,於是在證券這個領域,ta會自然而然地成為意見領袖,擁有一大群讀者。但這裡要注意一點:專業與否,不是自封的,是需要獲得足夠多的人認可的。 消費這個維度,屬於主觀判斷:我對「證券」這個領域有興趣,這件事不需要別人認可。而且,一個人在消費方面興趣的廣度會遠遠超越一個人在生產方面的專業性。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只能在有限的幾個領域被認為「專業」,但可以在很多領域中自認為有「興趣」。 一個媒介平台,要做的事情無非就是對信息發佈者的專業和信息接受者的興趣進行匹配,也就是基於供需合適原則的匹配。距離這樣的超級媒介平台,最接近的就是:LinkedIn。 任何一個人在LinkedIn上都可以建立一些標籤來說明自己擅長什麼,但這事自己說了不算,會有一些人來給這些標籤打分。於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人給自己建立了十種專業技能,ta的朋友們則推崇其中的兩到三種。這個時候,這個人的專業維度,大致就有一些輪廓了。 LinkedIn過去只是一個職業社交站,除了個人簡歷外,其它內容不多。但近來LinkedIn在內容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對儲備有上千萬份PPT的Slideshare的併購,實現了通過對PPT的閱讀、收藏和下載知道一個人的「興趣」所在;而博客內容的導入,有助於通過這些內容被點擊情況來分析此人的專業維度。去年年末,LinkedIn啟動「Influencer」項目,邀請一大批商業、娛樂、政治領域內的名人來撰寫日誌,比如李開復現在也在LinkedIn上寫東西;今年4月,LinkedIn又以9000萬美元(9成股票+1成現金)併購了新聞閱讀應用Pulse,利用人們的閱讀和訂閱源,進一步獲取更龐大的數據,來做對「專業」及「興趣」的分析。Pulse目前有3000萬用戶,為其提供內容的線上媒體達750家。 媒體的毛利率一向很高,傳統媒體的衰敗原因恰恰在於供需匹配做得不夠好。而解決好匹配問題後,LinkedIn就能成為下一個巨無霸式的媒體平台。LinkedIn所具有的三種商業模式:面向信息消費的付費訂閱、為企業和人才提供招聘應聘服務(分類信息廣告)、以職場人士為受眾群的品牌廣告主的廣告服務——Pulse毫無疑問將主要助力這部分業務——這就是一度繁榮的報業乾的事。 未來的媒體行當,不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而是信息供求匹配的創新。而這種匹配,的確需要技術人士,而不是新聞人來解決。 魏武揮是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