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2014

可哀的「去日本化」

敏洪奎
1972年曾以「孤影」筆名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感於社會紊亂經濟蕭條,因此主張政治穩定高於一切,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報載日前教育部長蔣偉寧為所謂課綱微調辯護,提到一句「去日本化」,讓我想起一椿可笑又可哀「去日本化」荒謬案例。

多年前我在郊山產業道路上健行途經一橋,只見橋頭誌有大書興建於民國某年字句,所記年份已記不清楚,但肯定當時仍是日本時代,原誌應是昭和或大正若干年,為「去日本化」乃將原誌字樣毁去而改為我所看到版本。

當時我看到後只有暗暗搖頭,既然要徹底去「日本化」,連山區一座橋都不放過,何不將原字句消除掉即算了事,而硬要畫蛇添足改誌民國年號,豈非明白招認是在篡改記載作偽?會不會反而引人想起原有昭和或大正年號?異日台灣若真被統一了去,是否又要敲掉民國年份,改為公元紀元?

長久以來,政府當局又為何如此執著於「去日本化」,幾已到草木皆兵程度?是真正基於民族尊嚴考量,還是心胸狹隘又缺少安全感自信心,所以一定要消滅過去,正似一位心態不健康丈夫,一定要把前夫或亡夫照片信函都燒掉才放心?

我在國外或工作或出差,觀察到不少和上述「去日本化」作風不同案例,本文即聊舉數椿,或可為滿腦袋「民族尊嚴」官員學者等各色人士提供些許心理醫療。

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總理府前,立有一座維多利亞女王大理石塑像,面西迎臨莫三鼻給海峽海風海雨。女王並非美女,石像卻雕塑十分雅緻,也頗令人發思古之悠。

模島多數族群屬南印度裔,原是被英國當局僱聘種甘蔗的契約工,後定居下來成為模人。

英國統治者雖大致並不虐待殖民地人民,但就模島印裔而言,也絕非「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而是高高在上的主人。1968年模島獨立建國,依照炎黃子孫憤青憤叟思維,就似該「去英國化」,把石像砸毁丟棄,以「恢復民族尊嚴」。

但模人究竟頭腦清明心態健康,以平常心承認接受歷史,女王塑像未成為狂熱激情的犧牲品,我也得以停步瞻仰海風吹拂下一代女土御容,回味她長逾六十年的統治。

新加坡的多數族群是福建、廣東移去的華人,但新加坡華人的思維卻顯然屬於現代文明社會,和國人習見的部落主義大異其趣。

星國的主要街道,很有幾條是以十九世紀英國將領為名,甚至二次大戰初期率領英軍向日本投降的潘西佛將軍,也有一條以他為名的潘西佛巷(PERCIVAL DRIVE)。我曾愚蠢的問當地華人朋友為何不把這些殖民時代遺蹟改掉。他們的答覆是歷史就是歷史,街道繼續保有英國將領名稱也不會傷害到任何人,有何必要沒事找事?

當年開發新加坡的英人萊佛斯,被新加坡人視為國父(雖然未如此正式稱謂),其銅像也屹立在國會大廈左近。新加坡華人有胸襟有風度尊奉他為開埠先行者。從英國爭取到獨立的人民行動黨更沒想拆毁他的銅像,改立一座李光耀塑像。

或許有人認為模里西斯和新加坡之獨立建國,都是政權和平轉移,未經過流血抗爭,所以能對殖民統治保持較溫和態度看待。如若持此看法,不妨看看南非的範例。

南非從荷裔白人的種族隔離體制到黑人爭得多數統治,曾經歷漫長又極血腥種族衝突,雙方結有血海深仇。然而南非從曼德拉當選總統到今已近二十年,歷屆黑人政府也沒神經兮兮大搞去白人化。最大都市約翰尼斯堡當然是歐化名稱,但並沒改為曼德拉堡。其他如伊麗莎白港、東倫敦、開普頓都是英語命名,奧蘭治省(ORANGE STATE)和作為司法首都的布魯芳田市(BLOEMFONTEIN)是荷語命名,黑人政府也沒改掉而換上黑人荷薩語或祖魯語名稱。

看來或許被某些大漢沙文主義人士看不起的黑人,其胸襟其風度恐也不是不少炎黃子孫能及。

仍沈醉於仇日情結,仍在打二次世界大戰之士,能否看看現代文明社會如何面對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