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2014

馬向中國換取馬習會的進貢品?

值此太陽花學運歷經21天奮鬥,露出一線退場曙光之際,重新回顧《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3月28日專訪馬英九的文章,似乎讓人更加有理由相信,去年6月與中國簽定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TiSA(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是馬向中國換取馬習會的進貢品。

否則馬就不會一再強調,服貿協定不通過,將對台灣帶來嚴重後果,以及台灣將為服貿乙事,淪為不受信賴的國際貿易夥伴等近乎威嚇之語。經濟學人在2012年11月,就以裝模作樣「無能」(Bumbler)來形容台灣人對馬的觀感;未來如果服貿協議再搞不定,可能連中國主席習近平也要用白痴、無能Bumbler一語冠在馬頭上,到頭來馬習會的渴盼,終將淪落成為馬夢想破碎的歷史印記。

《英國經濟學人》於3月29日推出文章「鹿茸上馬英九的困境」(On the antlers of a dilemma),造成轟動,向來以嚴謹卻又硬梆梆論述著稱的經濟學人,在該文得到3萬人(30K)的按讚數,此現象雖難以誇言空前,確係難得一見;此亦可見太陽花學運之威力無比。

然而,相較之下,經濟學人早在3月28日就刊登長達19個問題洋洋灑灑的專訪全文,卻只有118人按讚,該專訪完整曝露馬專心致意推動服貿,與念念不忘促成馬習會的歷史性使命。雖然經濟學人「榕園論壇」的上述二文,皆未署名,網路卻盛傳,那是經濟學人駐北京的特派記者米爾斯(James Miles)的大作。網路上也說,米爾斯戰戰兢兢的寫出這二篇文章,一方面專訪馬意的全文照登,另一方面,又同步撰文嘲諷修理,真是煞費苦心;網友認為,「這代表身在北京的他,正處在新聞自由跟保住飯碗間的反覆掙扎吧」。

幾近萬言書的馬專訪全文,頗有力挽民意狂瀾潰決之勢。馬也嶄露了經營台灣的宏圖與願景,承諾要與中國達成的突破性協議,也要幫助台灣走出經濟邊緣化的危機,然而馬對於馬習會卻著墨特多,其間意味頗堪玩味。馬認為從去年下半年的民調發現,民眾對於「馬習會」抱持非常支持的正面看法,理由是兩岸應該進一步增進人民福祇;僅管中國領導人認為雙方不應該在國際場合會見,但是馬卻不放棄任何可能希望。

對於馬習會,他說現在並還沒有答案;不過,馬說,他期待這個機會的誕生,他也希望能夠創造適合情境,讓馬習會水到渠成。馬在專訪中還說:「我要再一次強調,並不排除促成馬習會的任何可能,但是在這個(歷史性)會面成真之前,就一定要先行締造有利於對方(中國)的情境條件」。也許那個所謂「有利條件」,就是把黑箱服貿的通過,當成貢品送給習近平做為賀禮。

在服貿議題上,專訪中馬指出,國民黨一致支持政院版服貿。然而,一旦服貿未獲立院批准,或是討論改變協定內容,將對台灣長遠經濟利益,造成嚴重後果(Serious Consequences)與傷害,因為台灣經濟成長有賴於70%的對外出口貿易,兩且台灣也將因服貿的爭吵動盪,淪為不受信賴的貿易夥伴。另外,專訪內容,馬也強調要深化兩岸關係。馬說,兩岸關係發展已經更加寬廣而且緊密;透過雙邊經濟、文化及觀光等交流,兩岸得到更多暸解,絕不能因為台灣人民現在對服貿有所疑慮,就中斷兩岸往來。最滑稽的一項,當經濟學人通訊記者以懷疑口吻,問馬是否認為習近平是個「愛好和平者」,馬的答案竟然說是,理由是:「我從他(習本人)的自我評論。習常說自己是尋求地區和平的人」

經濟學人訪談的最後一項提問,也觸及馬民意支持度持續低落的敏感話題,以及近來縣市長及2016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所面臨困局。馬英九一概答非所問,他說,油電雙漲已經逐漸解決了沒有民怨了;他還說自己有自信對於未來問題,皆可迎刃解決。。

2012年11月,馬英九第二任總統剛上台不久,《經濟學人》送給他一個無能總統(Ineffectual Bumbler)的封號;現在馬的4年任期將屆一半,經濟學人再送給馬另一封號:「頭髮梳得油油亮亮的中國中央政治局領導階層」,熟令致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