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台灣的香港機會

杜震華

上周末在香港最吸睛的新聞之一,就是「13座牛雜」即將收攤,老闆將隨台灣籍的妻子轉戰台北士林夜市。這家九年前開張,經常要排隊的傳統港式美食,不敵香港狂漲的租金和缺工,決定收手並移轉到房租遠低於香港、勞動力相對豐富,雖然牛雜取得仍有疑慮的台北。
這條新聞透露一個重要訊息,就是「香港困境可能是台灣機會」。事實上,新聞上報之時筆者正在香港進行研究訪問;在對談訪問過各行各業(營業額從上千億到數百萬元新台幣,行業從瓦斯供應到工程顧問、金融、旅行社到語言中心)具代表性的上百港人之後,在在印證了上述訊息的可能性,值得政府與企業加以重視。
近30年來香港人不太看得起台灣。在他們心中,香港是國際都會、亞洲之心、先進而時髦;台灣則是個被中國封鎖、運作遲緩、自給自足的傳統社會。然而,2003年因應SARS風暴和中國內地簽署CEPA之後,雖然靠中國旅客購買力讓經濟蒸蒸日上,但喧譁放肆的訪客、擁擠不堪的大街、無限高漲的租金、不堪負荷的醫療、經常缺貨的嬰兒用品、不斷消失的老店美食、言論自由的自我限縮、民主和親中的對抗,已使得許多港人對此「東方之珠」感到陌生與無奈,開始考慮移民,其中包括不少身懷技術和資金的中產階級。

經濟部應開放交流

於是,地理上和香港最近的台灣,重新被港人發現—原來,一小時半的航程之外,就有一個山明水秀、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物價低廉、人情濃郁、治安良好的生活美地;即使經濟不是那麼好、國際化不是那麼夠、法治不是那麼嚴、薪水不是那麼高,但是語言相通、文字一同,加上各地美食和一流水果,還真是個考慮移居時誘人的選項。於是,「移居台灣」儼然成為香港的熱門話題之一,連提供這種服務的諮詢公司也已經出現,打算以「投資台灣」來逃避高租金或分散資產的人突然多了起來。
然而,由於過去長期忽視,香港目前有意投資台灣的企業,對於台灣的現況相當陌生。有意投資者,不知有何適當的投資項目、租稅負擔、資金進出規範、勞動供給狀況……;有意移居者,不知其身分是否可以購房、也不知各地房價與環境特色。易言之,眾多突然「發現台灣」的港人,除了風景和民宿以外,對台灣的了解其實接近空白。當然,我國駐港單位一定有相關資料,但如果能舉辦相關座談或說明會,針對不同目的的港人提供套裝資料,並於有效途徑廣招來者,必然大受歡迎。經濟部除應積極展開上述活動以外,宜促成各種公會、協會和香港對應機構展開更多交流互動,甚至應積極正面考慮「台港經濟合作協議」來擴大各種合作機會;國發會也可以為「自由經濟示範區」赴港招商來落實這項機會。
1950年的韓戰引發北京「抗美援朝」,這又促成聯合國以禁運抵制中國,讓香港受到波及,製造業難以為繼。因而在1951年,政府推動一項鼓勵海外僑胞遷廠赴台的計劃;但在當年台灣經濟高度管制之下,2年時光僅吸引到36家企業,其中28家是港商。一個甲子之後,機會又降臨台灣;但不知這次政府會以何種配套、何種行動來落實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們且拭目以待。

商業發展研究院 商業政策研究所所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