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服貿過了就「萬通」了嗎

花敬群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搞得社會分裂衝突,整體社會在此議題下的憤怒與對立程度,更甚於核四與總統大選。無論支持或反對服貿,大家都憤怒,也都對立。特別在服貿這件事被廣泛傳遞與討論下,已成為大家都關心,大家都深刻期待或擔憂,而且有相當強烈切身壓力的議題。這樣的議題結構,再連結過去幾年來所累積的各種民怨與貪婪,再加上服貿這件事的本質與過程,觸動太多社會內部已積壓嚴重的壓力鍋,因此導致這顆火藥純度超高的炸彈。
在服貿議題中有人關心是否會導致陸資大舉炒作台灣房市。我的結論是:按理不會,不按理就會。所謂「按理」指的是,如果國內對陸資取得不動產的管理制度真能有效落實(大陸地區人民取得不動產物權管理辦法),特別是對假借人頭或假外資的不當行為能夠予以管控,那就不會有陸資炒作問題。
所謂的「不按理」是指政府假自由化國際化之名,不願進行人頭與假外資查核管控,甚至進一步以擴大兩岸經貿藉口,放寬既有的管理制度,那台灣房市香港化並非不可能。特別是,這幾年在許多演講或座談會上,聽到許多專家、業者甚至學者,大剌剌的宣稱某高價個案的交易,其實就是某陸資假借人頭所為;他們的資金交換方式不能說啦,反正比透過銀行體系轉匯快很多……。

法律制度才是關鍵

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案子「萬通台北2011」,就是一個典型的「不按理」。2011年6月一則新聞毫不避諱的讓中國建商進行非政府允許的推案行為公開亮相:「大陸開發商首個台北作品,萬通台北2011首次亮相」。政府說,這是新加坡商的開發案,不是陸資。於是今年2月底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則新聞:「北京萬通打響淡水,將搶攻台灣養生住宅」。這個位於淡水小坪頂的案子,該地區別人一坪賣20~30萬,他開價60~70萬;這據稱購屋人有超過一半是陸客的個案經驗裡有多少不合理,讀者可自行判斷。
按理說,法律制度都可以訂,條約與協議都可以討論修訂,政府表面上依法但本質上「不按理」的作為,才是讓人民憤怒與擔憂的原因。說甚麼產業、勞工與政府多贏的政策,竟搞成政治、經濟與社會皆輸的結果。問題並非僅在於服貿,更在不按理卻能萬通的獨斷。
服貿不是終點,還有貨貿。但比較少人注意到「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也是立法院本會期將審議,涉及全面性圈地與全面性經貿開放問題的重大法案,這項法案可導致的衝突並不亞於服貿。如果行政部門對自由化與開放都用如此粗暴的作法,都不給予合理調整與彌補機制,拿著自由化的雞毛進行對政治與社會破壞的令箭。我們可以清楚的告訴國際投資人,雖然台灣人民非常歡迎大家來進行實質生產投資,但接下來兩年的台灣不值得你來,因為他會成為一個各種風險都極高的國度。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