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馬總統五二○就職週年日。六年來,這位國家領導人帶領台灣的歷程,相信讓不少國人深刻體認:國家領導人倘若在性格與領導能力上有缺陷,造成台灣政府治理上的大問題,勢必嚴重衝擊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未來,馬總統還有兩年任期,當前出現了一個相當詭異的心理現象,希望他什麼都不要做的意見,居然比期待他應該要做什麼的還要大聲。
人民以稅金支付民選首長每月豐厚的薪資、甚至離職後的退休金,居然認為其尸位素餐就好,以免愈做愈錯,耗費的成本更大,這是多麼深沉的無奈?究竟馬英九及其團隊的問題是如何形成的?台灣公民需要搞清楚癥結所在,才有可能記取教訓,避免下次投票時再度重蹈覆轍,從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就決策與治理的角度定位,首先要確認的是:馬英九到底是怎樣的人?基本上他是民主菁英論者,但不時也出現規範色彩濃重的早期菁英論者的論調。菁英主義具有反民主、對民主政治不信任的偏見,認為菁英治國是理所當然。由菁英掌握治政權力,就如義大利學者莫斯卡(Gaetano Mosca)所定義的,統治階級,具有組織能力,因此壟斷國家權力,管理眾人事務,具有正當性。同時,也如熊彼得的見解,即使通過選舉取得權位,政治菁英傾向認為民主是一種政治形式,競爭選票是正當化統治權力的手段。
這點由馬英九以過去十年內總統投票率是七十八%、立委六十五%為由,反對檢討公投門檻,甚至口出「直接民權,包括創制、複決都是例外,代議政治才是常態」,充分顯現。總統投票率與公投門檻是兩回事,馬英九卻一再強調,證諸早年他反對總統直選,主張委任選舉,思路上其實是一脈相承。
不僅自認作為菁英,要統治非菁英,馬英九自從政以來,長期愛用政治親信,造成他的決策圈形成相當鮮明的「差序格局」,也就是以自己為中心,按照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有小圈圈,以及一層一層的外圈。這個特殊因素,也就是圈內的排他性與決策的封閉性,對前述馬先生個人的菁英思維產生了加乘的作用,這在領導一個政府乃至治理國家時,就發生了非常顯著的「團體迷思」問題。
團體迷思,一言以蔽之,就是小圈圈的成員追求團體凝聚力與和諧共識,無法實際的評估替代方案。這個由詹尼士(Irving Janis)所提出的團體決策研究,對照馬團隊種種令人搖頭的行為模式,幾乎就像量身打造,非常有意思。所謂的凝聚力,也就是凡事訴諸「團結」,有立場,沒是非,加上國民黨的黨產做為黏著劑,更是強固。這樣的團體有著結構性的缺陷,包括領導者採取命令式的領導,決策程序缺乏方法,而且成員的同質性很高。
陷在團體迷思中的組織,通常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由於過份自信和盲目樂觀,於是往往忽視潛在的危險及警告。而且成員相信他們所做出的決策是正義的,不存在道德問題。例如「不會賣台,只會賣台灣水果」,但是連天下雜誌都說:果農看到一貨櫃柳丁倒進海裡,心都碎了,台南的虱目魚契作,根本是政治契約。
集體合理化則是另一病徵,例如「一定要簽ECFA,否則會邊緣化」,同時對外有偏見,認為任何反對意見都是邪惡的,也難以溝通。馬英九所領導的政府,不就經常斥責外界是為反對而反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離職後吐真言,坦承服貿協議是有溝沒通,公聽會都是形式。充分反映了這種心態。
也因為整個團隊與外界隔絕,資訊偏頗,因此事前既沒有其他替代方案,事後也沒有應變方案。最明顯的例子是,這些年除了每天宣示要與各國洽簽FTA,卻拿不出具體的產業政策。核四宣布停工,替代能源政策竟然還沒著落。
經過逐一盤點,這個政府六年來到底有什麼值得一書的政績?就職週年,撫今追昔,競選時的政見,不是淪為口號,就是背道而馳。看到馬英九在黨內會議要幹部給江內閣鼓掌,再次印證:這是一個性格與領導力都有缺陷的總統,其所領導的失敗政府,對自我存有高估的錯覺,難怪許多人因此看破,想要拜託他們:什麼事情都不要做最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