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不受死亡傷害的地方,虛空中沒有,大海中也沒有,你住的山中一樣也沒有。
─佛陀
為了打消此生常存不壞的錯誤觀念,佛陀教導我們要禪修死亡。我們可以了解佛陀這樣做的理由主要是要提醒我們,失去對死亡覺察力的結果是什麼。在這世間害人害己製造麻煩的那些人,多半都有錯覺,深信自己會永久活著,他們相信自己、親戚及朋友會和他們長久生活在一起,自己的幸福快樂會長久穩定,所以一直犧牲別人的利益來確保自己的幸福,因而做出害人害己的事。
這種認定自己可以長壽、好像永遠不會死的想法,會引發破壞性觀念和做法,最後傷害了自己,也傷害別人。這種情況完全必須歸咎於我們的恆常見──不去察覺死亡的事實,誤以為可以永久活著。如果你深思自己任何時候都可能死亡,就會思考來世存不存在的問題,就不會落入這麼多麻煩困擾中。縱然你對是否真有來世還保持懷疑的態度,但你會有興趣想知道來世生命的內容或大概狀況,這會帶領你去思考業力,也就是行為的因果關係,讓你不會選擇做害人害己的事,而去做有利益好處的事。光是這樣,就可以使你的生活具有正面的目標。
除此之外,如果你連稍微提到一下死亡就受不了,那麼死亡到來的那天,很可能會嚇壞了,覺得很不舒服。然而,如果你認真思考死亡是自然會發生的一個事實,那情形就會差很多。當你越來越熟悉死亡,你就越能為死亡做準備,並決定死亡時應如何想如何做。如是,在死亡到來的那天,你會這樣想:「喔!死亡已來臨了!」如你先前計劃的那樣,沒有恐慌。
死亡的迫切性
現在正是讓我們有別於畜牲的時候。
─ 西藏大瑜珈士蔣秋仁千
我們可以用三種根本性反省的方式禪修死亡的迫切性,每一種反省又基於三個理由,引導我們得到確切結論。透過一步步的解釋,可以摘要如下。
第一根本反省:死亡是必然的。
•因為死亡是無法避免的。
•因為我們的生命無法延長,只會愈來愈短。
•因為就算我們活著時,能修行的時間其實已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決定是:我必須修行。
第二根本反省:我們無法確知死亡的時間。
•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的壽命長短。
•因為死亡的原因很多,而能繼續活著的原因卻很少。
•因為肉體的脆弱性質,我們無法得知死亡時間。
所以,我們的第二個決定是:我必須現在修行。
第三根本反省:死亡時,除了修行以外,其他東西都沒用。
•因為死亡時,朋友幫不上忙。
•因為死亡時,財富幫不上忙。
•因為死亡時,身體幫不上忙。
所以,我們的第三個決定是:我不要執著於今世所有美好的事物。
死亡是必然的
當東西製造出來時,不管它是外在世界的物件或是一個活的生命,都一樣慢慢走向毀滅。依據某些天文學家的說法,從創造宇宙的大爆炸以來,已經歷時兩百五十億年了。其他天文學家說那是一百二十億年前的事,但還有人說是一百七十億年前或一百八十億年前。不管怎麼說,很確定的是,這個宇宙有個開始,到了某個時點時,宇宙也會結束。甚至在宇宙裡存在了幾百萬年的山,在每一個剎那間都被侵蝕之中。因此,同樣的狀況下,世上的生命當然要比山脈脆弱多了,不可避免地在剎那剎那間向死亡靠近。
我們的身體依賴一套如此複雜的系統而活,只要有一點小偏差,就會出問題。如果我們的身體只是充滿液體而已,那還只是小事一件,比較容易處理。但人類身體極端複雜,心、肺、肝、脾、腎五臟各有其不同系統,一旦失去平衡,就會產生問題。相較於固體物質,我們的身體其實很脆弱,需要不斷維持,才能存活。
雖然人類存在於這世界已有一百萬年左右了,沒有人成功地避免死亡的命運,我們也同樣沒辦法避免。就如佛陀所說:「世上不同的生命都如秋天雲彩般無常,有情眾生的生死就如看一場舞蹈表演一樣。生命的消逝就像天空的閃電,也如瀑布飛泉快速移動。」
死亡的必然召喚我們投入修行。
無法確知死亡時間
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都知道自己終將一死,但我們都會想,那要很久以後才會發生。這種心態使我們一直把想獲得真正持久快樂的目標往後拖延,直到真正面臨死亡的當下。
由於永恆不變的假象會增長拖延心態,所以不斷反省「死亡可能隨時發生」就很要緊。我們的生命真的脆弱易碎,甚至連一般用來維持生命的東西,像藥品和車子,都可能轉變成致死原因。就如同龍樹菩薩在《寶蔓論》中所言:「汝正活於死因中,猶如風中殘燭般。」
生命的脆弱易壞性質,召喚我們當下就下定決心腳踏實地修行。宗教不是有形的物質,雖然身體和語言兩種善業都很重要,但宗教的實質是精神的改變及轉化,也就是說,宗教不只是了解一些新東西而已,為了馴服狂野的心且讓心可以行善,你要把宗教知識充盈於你的心識中。這表示,你必須現在就修行。如果你當下就盡所有的力量去轉化你的心,甚至連生病和痛苦時都可以這樣做,那麼當你去世時,你已平靜的心就不會再受干擾,在內心深處,你會像山一樣堅定不移。
死亡時除了修行,其他東西都沒用
好好修行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反省日常生活,大多數人的修行就只有那一點點而已,只是持誦一些咒語罷了。如果我們不是很忙,我們會思考一下「一切眾生」。但如果我們稍被激怒,就會很快和別人吵起來、欺騙他們,忘記原本想要修行的願望。這種時有時無、稀疏零星的宗教行為不是真正的修行,因為當面對緊張壓力的情境時,就無法產生正面影響力。由於太看重自己現有的舒適狀態,我們目光短淺,看不見長遠的目標。
有個人在西藏首都拉薩四處行走,遇到一個打坐禪修的人。他問:「你在做什麼呀?」那人回答:「我在禪修忍辱。」問話人說:「那就去吃屎吧!」這個禪修者很生氣,馬上回嘴:「你才去吃屎!」這個禪修者連人家一點點的調戲嘲弄都受不了。
當事事順利時,在禪修過程中要維持平靜的外表很容易。但只要環境中有一丁點騷動,就能顯露我們嘴巴說想要修行這件事有多麼表面。如果在我們還好端端活著時,遇到需要把修行派上用場時,我們仍然做不到,那麼在死亡時,要讓修行產生大效用會很困難。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修行修到自己已被深刻影響才可以。
要經年累月持續努力修行,直到你的外在表現、觀點和心態真正受影響為止。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修行,你就會發現,雖然你的身體本質一樣,但你的心已有深刻的變化。這種轉化發生後,無論遭遇多麼不順利的違逆因緣,那些事會使你性格更堅韌,你的修行會愈來愈進步,加速邁向開悟境地。這時,你就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了。
利他慈悲心與空正見或緣起見是修行上的兩項根本要點。當你對這兩者有某種程度體會時,這些觀點就會是你最真誠的朋友和最忠心的保護者。這些態度會從當下開始幫助你,甚至一直幫助你到死亡為止。所以,應該要把這些修行變成你生活的根本和實質。這需要下定決心放下那些表面無常的事物,不再受制於拖延之心,盡全力修行,深深感到就是要這樣做才是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