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
中島惠
前些日子,在前往上海之際,我特意去了一家名叫「上海書城」的大型書店。因為我想知道哪些書籍在中國最受歡迎?我進入1樓一看大吃一驚。這是因為,在最顯眼位置的暢銷書和推薦書籍櫃臺裏,擺放著很多日本作家的著作。
大致翻看一下發現,這裡擺放著在日本也非常有名的《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著)、《導盲犬可魯的一生》(中文版書名:《再見了,可魯》,石黑謙吾著)、《螢火蟲之墓》(野坂昭如著)以及《雪國》(川端康成著)等。而在上到2樓之後,發現村上春樹和東野圭吾的作品都開設了專櫃,他們的書籍非常暢銷。當然,所有書籍都是已被翻譯為中文的版本,但一眼就能看出是「日本作品」,日本書籍竟然擺放了如此巨大的數量,我感到非常吃驚,同時作為日本人我也感到非常高興。
另一方面,各位讀者是否了解日本的書店有多少與中國有關的書籍呢?令人遺憾的是,與中國的書店不同,日本書店1樓顯眼位置擺放中國相關書籍的情況並不常見。在2年前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一些作品曾被擺放到顯眼的位置,但那也僅是很短的時間。
在與中國相關的書籍中,最多的是描寫最近2~3年中國時事動向的著作。例如,最為常見的是曾在中國工作的日本報紙記者、民營企業經營者以及顧問等撰寫的與中國政治、經濟與商業相關的實用性書籍。書中加入並詳細描述了曾在中國生活過的日本人的經驗之談,這一點受到歡迎。
此外,即使是學者撰寫的著作,也存在一種傾向——即面向普通讀者、內容比較淺顯易懂的著作受到歡迎,而內容專業性很強、鄭重其事的論文風格文章則受到冷落。其中還包括了內容上批評中國的著作。這些書籍被擺放在「海外情況」櫃臺,很多時候按照美國、亞洲和歐洲等地區進行分類擺放,中國作家作品的日語版只有很少的數量。
如果僅從這一點來看,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與中國書店相比,日本的書店與中國相關的書籍很少」。但是,如果稍稍擴大範圍後進行觀察,可以發現實際在日本書籍中,混雜了相當數量與中國有關的書籍。
例如,日本知名作家之一北方謙三原本一直創作「冷酷(hard-boiled)小説」和冒險小説,但自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起,開始對中國歷史産生興趣,目前為止先後創作了《水滸傳》、《楊令傳》、《岳飛傳》和《三國志》等作品。
上述所有作品都並非只有1冊,其中《水滸傳》和《楊令傳》都是長達15卷的巨著。其特色是以中國古典為基礎,同時加入了獨特的解釋和大膽的創作,讀者親切地稱之為「北方水滸傳」。
這些書籍在喜愛讀書的日本人之間已經深深紮根。在這種意義上來説,日本人也非常喜歡孔子、老子、孟子以及孫子。日本人並非原封不動地以古典形式學習這些作品,很多書籍為了便於現代人理解而進行了改寫,使內容通俗易懂,這些著作對眾多日本人的生存方式産生了影響。
這些書籍並未擺放在「中國相關書籍」櫃臺。但是,無論是《水滸傳》還是孔子,都已經完全滲透到日本文化中。正因為如此,這些或許並不屬於「中國相關書籍」。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