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界木
七星堆上奇異的一棵樹。(作者提供)
前言:
坊間對好山好水宜蘭的介紹書籍,汗牛充棟,不論是景點、步道、名勝古蹟、文教文物或交通設施的介紹,對宜蘭的導遊,貢獻良多,但總覺得缺少一點「鄉土味」。
本系列遊記,將以「巡田水」的心情遊宜蘭。
農夫阿伯晨昏身穿蓑衣,頭戴斗笠,肩掛鋤頭,在田畦間走來走去,有時挖開泥堆,讓田裡水流出;有時堆積泥土,堵死流水,讓田園充滿灌水。這種呵護田園的用心,期望作物旺盛的努力,日復一日,並視為慣常,這就是「巡田水」的精神。(系列二)
嶐嶺古道是最早的淡蘭古道
在清嘉慶十二年(1807)以前便已形成,據說當年(嘉慶元年)吳沙就是走這條古道進入噶瑪蘭,開啟漢人拓墾蘭陽平原的歷史。 清咸豐二年(1852)出版的「噶瑪蘭廳志」曾如此描述這條古道:「嶐嶺在廳治之北五十里以高得名,石磴如梯,煙雨籠樹。所謂嶐嶺夕煙,乃八景之一。嶺腳有防汛,為從前入蘭孔道。」
嶐嶺古道的歷史早於草嶺古道。嶐嶺位於草嶺東北側。嘉慶十二年,台灣知府楊廷理入噶瑪蘭平亂,修築草嶺古道,從此草嶺古道成為淡蘭之間主要往來的官道。其後,嶐嶺古道漸少人走,而漸趨沒落。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也曾走過嶐嶺古道。嶐嶺古道,歷史悠久,吸引人的,不僅是它沿途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先民人文遺跡。古道南北入口,又有日據時期興建的草嶺隧道南北隧道口遺址。一條古道,兩種歷史風華,各自散發芬芳。
藍色為嶐嶺古道;綠色是一連串雪山山脈的餘末
隆嶺古道是自福隆的內隆林越嶺草嶺,由山區北端到石城的一段。石城出口處,相傳有石城碉堡臨海而建,為原住民據守,以阻擋外來船隻靠岸因而得名。此古道亦是淡蘭孔道中,漢人最早開發的一段,為道光年間漳州楊姓人家入福隆開墾時,循原住民遊獵山徑所開發的,在嘉慶12年間便先成形,因昔日越嶺山徑林木茂密,終年雲霧籠罩,故名之。清朝第一位入蘭官員楊廷理曾詠詩如下:
三貂甫過又巃嶺,嵐氣迷漫日乍紅。
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
楊廷理:(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嶺口占)
日據時代,日本人開鐵路鑿隧道於古道下方,在出隧道口的福隆一端雋刻「制天險」,石城出口則是「國雲飛處」,二題蒼勁有力。
古道特色
古道的沿途史蹟豐富,在茂林山徑內,有廢墾地、古榕樹、廢石屋、石牆、石階、石棺,並有凱達格蘭族祭儀場中的七星堆,石堆似乎是以人工疊砌,巨石層壘如金字塔,塔內有石階步徑,且矗立於二山坳谷高處,視野遼闊(可見福隆外海),如同七星山儀場稜地,至為奧妙。
由南上北
嶐嶺古道之行,以台北方向前來而言,一般都在石城站下車,沿濱公路回走福隆方向,約15分鐘可到台汽客運隧道口站,再往前約30公尺,遇水泥岔路,左方農家前即是古道入口處(公路下方有舊火車隧道洞口,洞口上有「國雲飛處」四個大字)。
真正的隆嶺古道入口,是石城車站出來後,往福隆或是出入口的右邊大約走15分鐘
草嶺隧道南口,在濱海公路下方(未開封前)
越嶺鞍部原先的石砌小土地公廟已拆除倒塌
古道第二段入口處的地面設有桶子標示圖
嶐嶺古道
吉次茂七郎紀念碑
這座石碑是為紀念日據時期因興建草嶺隧道,積勞成疾病逝的日籍工程師吉次茂七郎。石碑因年代久遠,背面碑文已模糊難識,能辨讀者僅約十之一、二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