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ardo Munoz/Reuters
轉眼又到開學季。一大批中國留學生將赴海外留學,其中美國是主要的目的地。而對美國來說,外國留學生也已經成為其一大產業,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2013年的一份報告,每年留學生給美國經濟貢獻240億美元的學費收入。2012-2013年,來美國留學的學生為819,644人,其中235,000人來自中國。
可是留學生在美國不適應甚至失敗的情形屢見不鮮。《紐約時報》和《高等教育紀事報》曾經專門撰文,討論中國學生面臨的各種學習適應問題,例如應試思維、學術誠信、生活適應等。這樣的水土不服,高校也為之苦惱,並在設法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學生不僅能進來學習,還能持續下來,順利完成學業。教育困難重重,甚至半途而廢,對教育機構和個人都是極大的浪費。2006-2011年間,教育諮詢機構「教育顧問委員會」(Education Advisory Board)在美國、加拿大做過一份高校應如何支持留學生的調研。該調研的結果,包括調查報告和經驗總結,被該委員會匯總成了一本書:《如何支持留學生》(Suppor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Campus),於2014年5月出版。
書中稱,留學生來美國,有個獨特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第一層次是解決生活基本需求(basic needs);第二層次是解決軟環境問題,包括「支持、關係和資源(support, connections, resources); 第三層次是解決心理需要問題,包括「信心、成長和友誼」(confidence, empowerment and friendship)。我是一個曾經的留學生,算是「過來人」,後來長期在美國高校從事課程設計工作,也和國際留學生辦公室多有合作。根據自己的體驗和觀察,我認為留學生剛來美國,應從如下方面着手儘快適應環境:
• 事前的準備。中國留學生來美國之前,總害怕美國有東西買不到,故而參考比較籠統的「攻略」和清單,把吃的喝的鍋碗瓢盆清涼油消炎藥春裝夏裝秋裝冬裝都帶上。其實,事前不妨上網了解以下目的地的環境,相應去準備可能更有幫助一些。大一點的城市,很多中國食品都能找到。偏遠的地方,帶上兩箱子也管不了多久,遲早得適應,所以無論怎麼看,都不用去操這心。很多消費品,如衣服,可能在美國買還便宜一些。手機與電腦,竊以為在美國買,維修更方便。你應該預備一些美國不易找到的東西,尤其是不會有人大批量購買的 「精神食糧」,如圖書和影像資料。當然影像資料要帶正版的,千萬不能帶盜版的任何東西,否則海關查到問題可就大了。
• 解決生活問題。 剛來的學生需要應對時差、找房、找車、銀行開戶等問題。有些不可一蹴而就,但最好趁開學前儘快熟悉和辦理,解決衣食住行、銀行開戶、申請社會安全卡(如果在校內工作)等基本需求。 大部分人剛過來,解決這些問題,還存在一個快速獲取信息的問題。在這時候,不要忌諱找中國學長諮詢,緩解一點認知負擔,少走些彎路。不妨多看留學生組織提供的相關信息,儘早加入其論壇,了解個大致情況。當然日後也不能永久性地呆在這個小圈子裡不出去,否則會形成「留學生氣泡」,和本地學生和社區絕緣。
• 參與開學的各種活動。剛來時信息來得很密集,尤其是入校培訓(orientation)期間,美國人常說這叫「對着消防水龍頭喝水」(drinking from the firehose), 不免有被淹沒的感覺。即便這樣,還需迎難而上,不要錯過學校為了讓留學生「軟着陸」而組織的各種orientation活動,也盡量去參加一些社區活動,接觸關於移民、工作許可、學籍管理、社區資源、人身安全、學習方法等諸多有用信息。我當年參加入校培訓中接觸的觀念、資源,日後甚至感覺終身受用。開學之後,除非你轉學重來,否則很難再有類似的機會,集中去了解周遭小環境和美國大環境。這些活動,一定要親力親為去參加,不要指望通過同學轉述來了解,因為大家的需求和英語程度都不一樣,話傳來傳去可能會走樣。
• 主動尋求建議。開學時信息集中,或許你最關心的情況沒有說到。你個人存在的問題,他人也可能難以知曉。他人也可能忙着各自的事,選的課和上課的時間都不一樣,不一定和你在同一軌道上行駛。不要等着有人來找你,應該主動去預約時間,和留學辦公室顧問(international advisor)、學術顧問(academic advisor)去談論自己關心的問題。有事應該多問。對於剛來的人,大部分人是寬容的,不作任何假設,會說「沒有一個問題是愚蠢的問題」,他們不知道或許會告訴你誰可能知道。應該學習美國人,寧可事先問清楚,不要盲目做事,事後後悔(Better safe than sorry.) 你甚至可以主動和導師(advisor)或是結伴的對象(mentor)約定定期見面。 約好見面時間,要寫好在日曆上,準時到達,準備好自己要了解的問題,甚至可以在見面前先發過去,或是打印好了帶上,要做好自己的「功課」再去和人見面,否則浪費雙方時間。對情況更為熟悉之後,要知道美國分工明確,一個人管一方面的事,找人建議這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一些,比如不要去拿簽證問題去諮詢你學術的導師。
• 利用學校資源。美國高校的學生服務,全面而深入,很多是國內以前根本沒有想到的,應該儘早去了解這些服務,看自己有無可能在某些方面得到幫助,而不僅僅依賴熟人圈,把求助限於自己熟悉的少數幾個人,或者僅僅依靠留學生辦公室。讓專業人士來幫你,你會進步得更快。很多學校都有寫作輔導中心(writing center), 幫你看作文,甚至幫你修改。我們學校甚至還有演講準備中心(speaking center), 幫助學生演練自己的presentation。殘疾學生大部分學校有專門的部門提供必要幫助。生活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問題,可以去找心理諮詢中心(counseling center),這在國內可能大家會忌諱,但是美國司空見慣。很多美國學生因考試前壓力過大而去找心理諮詢中心求助。很多學校還有義務法律諮詢,你可以在這裡得到一些基本的法律建議。絕大部分學生服務是免費提供給學生的。
• 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性格外向開朗的同學可能這方面會無師自通。如果存在語言、信心等障礙,可利用一些特定的渠道去接觸他人:學校有時候會建立「結對幫忙」(peer mentor)的關係,讓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結成對子互動,有時候還尋找當地家庭,去盡地主之誼(host family)。一些社會組織,如教會,也會組織這種資源。中國學生進入一個其他社會,很少有人願意孤立,但又不知從何入手,介入本地社區。利用這些有組織有結構的圈子,會非常有幫助。這種圈子也不限於面對面的圈子,也可早入加入Facebook等社交網絡圈子,和周圍人群互通有無。
• 主動走出氣泡。《如何支持留學生》中稱,在美國的留學生中有73%的人稱自己的美國朋友為「兩個以下」 。書中甚至提到有位中國學生鬱悶地抱怨美國人雖客氣、友善,但總保持距離,不管自己怎麼努力,就是交不到真心朋友。我想這一點可能有雙方面的原因,一來大部分美國人本來就喜歡在關係中保持適當距離和區隔,也就是所謂「沒有籬笆做不好鄰居」(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這樣的距離,並非刻意針對你我個人。像國內那樣打着赤膊一起喝啤酒,哥們姐們一天到晚黏糊在一起,可能還會造成性取向上的誤會。這方面期望值需要調整,不要指望大家會發展成那種非常哥們非常閨蜜的關係。還有一點:很多美國學生對其他國家人缺乏了解,除非你刻意努力,否則他們願意接近跟自己類似的人,這也是慣性使然,人之常情。中國學生不也一樣,喜歡扎堆在自己人中?大家都得在一定程度上走出各自舒適區。總得有人先邁出一步。留學生與其等着他人來接觸,不妨主動了解美國社會交往的潛在規則,主動地去培植友誼。同時,要對他人保持距離的做法,盡量習以為常,不要感覺受傷。
備註:
文中數字和引用材料,除特別說明外,參見Education Advisory Board. (2014). Suppor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Campus: 17 high impact practices to ensure student success (No. 28893) 。
南橋,曾做過多年文學翻譯,現多關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跨文化語境下的轉換和借鑒,著有《知識不是力量》、《及格主義》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