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天地間,只需隨身攜帶座小屋
居住
扎克·吉芬有一座112平方英尺的滑雪小屋。今年夏天,小屋停靠的地方是他父母在華盛頓州鹿米島上的一處房產。
Michael Dyrland
扎克·吉芬(Zack Giffin)是一個極端的——或說「自由的」——滑雪愛好者和袖珍小屋推崇者。過去三年里,他在一座112平方英尺(約合10平方米)的移動「滑雪小屋」里安了家。今年,34歲的吉芬成了新推出的系列節目「袖珍小屋國度」(Tiny House Nation)的主持人。該節目於周三開始在A+E電視網(A & E Networks)的生活方式頻道FYI——即原來的人物傳記頻道(Bio)——播出,節目的關注對象是居住在小屋子裡的人。上個星期,我們打電話聯繫他時,他正在錄製節目的路上。他說,他的滑雪小屋建在了拖車上,目前停靠在「華盛頓州鹿米島(Lummi Island)上一個美麗的地方,那是我父母的一處房產,我們不在的時候,它就停在那兒。」(那座小屋是他和女友、30歲的莫莉·貝克[Molly Baker]共同居住的地方。貝克也是一名滑雪愛好者,目前正在奧地利為一家滑雪贊助商工作)這對情侶將他們的小屋作為堅持現有生活方式的輔助設施,以便能親近雪山。大多數雪山都位於西北部(以下訪談內容有所刪減)。
問:這座小屋是你們唯一的住處嗎?
答:對,因為工作和時間安排上的原因,住在小屋裡最完美了。我們不需要為租金或房貸困擾。
問:你們怎麼找停車的地方?
答:因為它的設施已經很齊備了,而且不礙眼。Chair 9(華盛頓州Glacier的一家酒吧)的老闆已經公開邀請我把房車停在他的停車場。我也可以把房車停在滑雪場的停車場里。這座小屋的情況是這樣的:它不會讓住在裡面的人蒙羞,因為它很漂亮。它是由高品質的材料建造的,裡面傾注了我的全部愛心,這是非常明顯的。
問:你從這種生活方式中學到了什麼?
答:這樣的生活可以讓我趁年輕的時候儘可能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我總結了一下,凡是住小屋的人,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有四種。一種是,他們在尋找一種朝氣蓬勃、冒險刺激的生活方式,不想被機械的日子所束縛。第二種是極簡主義。家裡亂七八糟地堆放那麼多東西,這種生活真的更好嗎?人們已經意識到,縮小居住環境能幫他們節省時間,更自由地追求夢想,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我得說,這也是我們的節目關注的重點。第三是經濟省錢。如果一個人想要退休,但又不想住在工廠建造出來的房車裡,那麼住在小屋就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是他們享受幸福生活的最好選擇,因為401(k)計劃提供的養老金很有限。第四是環保。這是你所能做的、真正有利於環保的大事。而且這件事情你只需要做一次。你每天早上醒來後,就不用擔心今天是該開車去上班,還是該坐公交車上班了。
問:我們來具體談談你家裡有哪些設施吧。比如說,你家的廁所是哪種類型?是堆肥廁所嗎?
答:我沒有造廁所。只要巧妙地選擇停車的地方,加上與人合作,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廁所。我們可以重新審視一下,一間屋子應該建成什麼樣。有些社區已經開始允許小屋集體進駐了,這就跟停靠小船的碼頭一樣。廁所和淋浴噴頭是公用的。至於淋浴,我有一個備用方案。我有一個燃柴火爐,冬天時可以把雪收集起來,放在爐子里融化。我有個貯水箱,它採用重力蓄水,可以作為戶外淋浴間。這完全是我自己發明的。老實說,它現在的水壓比它本應達到的壓力小了一點點,所以我打算等有時間了就去接個水泵。唯一麻煩的地方是,從前門走到淋浴間不太方便。
在去年冬天拍的一張照片里,吉芬正在倒騰他的燃柴火爐。木質台階通往小屋的「客卧」和儲物區。
Michael Dyrland
問:像這種小屋的建造成本是多少?
答:我在自己這座房子上花了將近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我自己的勞力成本沒有算進去。我把整整七個星期的時間全部花在了這上面。開支最大的地方是買拖車和家用電器(冰箱、熱水器、變壓器-轉換器、發電機和燃柴火爐的零配件)。請油漆工花了一筆錢,這是我花出去的唯一一筆勞務費。我估計自己在木材、門窗上花了7000美元(約合人民幣4萬元)左右。要是我買二手家電,就可以省一大筆錢,但是我當時的時間很緊。
問:算上汽油費的話,你們每年的開支是多少?你有沒有算過?
答:沒有,不過我記錄過里程數。這三年里我們開着房車走了2.1萬英里(約合3.38萬公里)的路程。就一座袖珍小屋而言,這已經創下世界紀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