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
分析
中共官方於2014年7月29日晚間正式公布,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這一消息的發佈,意味着中共新一屆領導層上任以來掀起的反腐浪潮達到了最高點——周是解放以來六十餘年,中共領導層因涉嫌貪腐違紀被立案審查的最高級別官員。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中共逐步實現了黨內最高層權力交接的"和平過渡"。回顧此前歷史,中共建國後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到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之間經歷了「文革」十年浩劫,而鄧交權給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中間有「八九」政治風暴,兩次權力更迭充滿了血雨腥風,無不印證着「槍杆子裡面出政權」(毛澤東語)的規律。
不過,鄧之後,中共最高權力層再無真正的政治強人,集體領導製成為最高層的權力運行模式。在這種背景下,權力鬥爭已不能也無人真正敢動用「槍杆子」,於是「反腐敗」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新的也是最有效的權力鬥爭工具。而且部分大案子以高舉「反腐」大旗打擊敵手,在政治上被看成是具有天然的正當性,還能贏得民間輿論的支持。
因此,自江時代開始,新一屆最高層的權力交接,常常伴隨着大規模的反腐風暴,民間也有「每逢換屆,必倒一政治局委員」之說。有不少政治觀察人士認為,事實上,在前中共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涉貪入獄後,江澤民才真正確立了黨內的絕對權威;前中共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腐敗被抓,胡錦濤才真正完成其作為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在黨內的大一統工作。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作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掌控最高權力層。認真梳理近兩年來中共的權力運行模式,諸多事實顯示,集體領導制有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正在被打破,強人政治處於回歸趨勢。比如香港大學教授錢鋼通過搜索比較幾代領導人的名字在就任後的頭18個月在中共核心媒體《人民日報》(尤其是頭版標題)上出現的次數,同比研究後發現,習近平的名字出現頻率遠遠高於江澤民和胡錦濤,甚至超過鄧小平,僅次於毛澤東(參見《錢鋼語象報告:領導人姓名傳播強度觀察》)。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權力運行的集中化更加明顯,新成立的"改革領導小組"和"安全委員會"幾乎可以將一切國家事務統管,習近平親任兩個機構的一把手,似乎完全實現了政治上的超然化。
在這種背景下,中共新一輪反腐敗風暴強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就不足為怪了。此次有關周永康被查消息的公布,已不出乎各方意料。早在一年左右前,即有傳聞稱周永康涉案被查。去年八九月份,諸多國際媒體公開報道過周被查的消息,大陸民間更是有周「涉案數額巨大」的傳聞。半年多來,周永康兒子周濱及其妻子一家被查的消息在大陸都不再是報道的禁忌,周永康的前秘書們紛紛被查的消息更是成為各家媒體競相追逐的熱點。
十八大迄今,中共高層已經查處了一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兩名政治局委員(徐才厚,前軍委副主席;薄熙來,前重慶市委書記,在十八大前已被開除黨籍),省部級高官「落馬」數十人,其他涉案的各級官員不計其數。當然,黨內外有很多人認為,必須打了老虎才能夠有效地打蒼蠅。但問題在於,這樣的反腐風暴,更進一步說,這種高度權力集中的運行模式,能否真正解決當下中國的現實問題?
事實上,中共的反腐敗有一種走向反面的危險。腐敗本身是權力濫用、權力尋租所導致的,所謂「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因此,懲治預防腐敗的關鍵是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具體方法不外乎:政治民主,這是約束權力的來源;程序法治,這是約束權力的運行過程;信息透明,這是約束權力的暗箱操作。但十八大以來的中共政治趨向,在很多觀察者的眼中,以上三點非但沒有進步甚至是倒退。在這種情況下,僅僅靠嚴酷的、整風式的「反腐」,不但很難治本,甚至治標都變得困難,因為圍觀的公眾已產生麻木感,再加上互聯網時代一切新聞皆可娛樂的精神,抓貪官的新聞已經很難產生足夠的正面效應,反而變成了一出出官場滑稽劇。遺憾的是,當下大部分的反腐敗報道最終似乎變成了當權者政治正確的背書,輿論監督的功能與意義已然消解。
周永康及各種貪官固然該查,但如果反腐敗不能最終擺脫其作為權力鬥爭工具的命運,恐怕中共在集權化道路上只能越走越遠,中國的現實問題最終無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