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2014

網路已徹底解構這場選舉

孔令信

不管是「你有多久沒聽你的孩子說話?」還是「台北明天過後」,選後的未來會是怎樣?應該都是大家在投票之前想要知道的。但是在11/29最後一票開出來之前,還是有很多的爭議、論辯而攻訐一直在攪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緒。顯然這次選舉在氛圍上是不安之上再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從318學運之後,政府團隊就無法再追上網路新生代的腳步,學運觸發媒體革命,也讓傳統媒體加足腳步尋求轉型,網路上的議題早就是主導這次選戰的風向球,以往這是主流媒體最重要的影響所在,如今,在強大的社群媒體連結中,分眾意見紛出,它們時而重疊、時而分散、時而各行其是、各言其非,但是只要是網民所關心的任何大小議題,馬上就有回應或批評,這同樣是主流媒體所難開放出來的「話語權」,卻在網路上大行其道。大眾事實上是被裂解開來,分眾影響力日益抬頭,不少主流媒體被迫改絃更張也要向網路蒐集議題與報導線索,這在以往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革命已在網上發動起來,並傳揚開來了!

這次選戰,大數據成為最佳工具,往昔圖庫、文檔紛紛被媒體拿來整理再製,用「策展」的概念整合,形成九合一大選圖表新聞的重頭戲,讓選民隨點隨看,想看哪一個星座最喜歡參選?那個行業的人最喜歡參選……,一應俱全,這個在以往是要到媒體的剪報室或資料庫翻了半天才可能找到,如今隨時都可以拿出來,做為討論話題、決定投票依據。

當然,從各個議題的參與討論或按讚人數,你已經見識到這位候選人受到民眾歡迎/吐槽的程度。根本無需用採樣、電訪再做數據分析,你已經在音頻、熱點上看出民意熱度。

當然大數據絕非萬能的,也絕非流行一下子就會退潮,它是一種巨量、多樣、即時(快速)與價值的創造,它可以提供決策參考,也能洞悉消費者心情與購買意願,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全民參與的契機,在分眾時代,個人化與分眾化的意見、想法可以說是千奇百怪都有,在相互尊重之下,勢必難達成所有人的心願,但是政治既是管理眾人之事,所有的人都是意見,所有意見都該尊重,如何才能讓政策更可行與更有效率呢?顯然這才是未來管理城市、國家的領導者最應該具備的條件之一吧!

換言之,面向未來無論是以理性現實來衡量或是以感性溫馨做訴求,都只能點到台灣政治上的一環,無法掌握全貌,過去我們太多的政策是卡在藍綠對抗,如今解構藍綠最好的機會正在線上,領導台灣六都或者各個縣市鎮的發展,不該只是局限在傳統藍綠版圖上,而是應該放眼更大的VIEW,讓你的生活圈內的民眾享受即時、多元與有價值的新生活環境與發展條件,這樣的台灣才是新的台灣。
大眾既已裂解,中間市場相對崩裂,藍綠還要繼續無聊下去嗎?分眾的經營與特色的創新才是最新的選戰與台灣發展方向,各位候選人,你們有這樣的能力來領導台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