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2014

重開機之路

戰後世代的老人類相信,政治是一場又一場的選舉,贏者全拿。年輕新人類卻相信、這種贏者全拿的選舉文化,不管誰贏了,最後都將會是社會全輸。因為他們此刻就面臨一個大部分的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世代,即將全輸的社會。幾次政黨輪替後,年輕世代早已看穿了任何執政者終將向有錢有勢的團體低頭,進而勾結成為共犯結構,勤奮工作、繳稅守法的小老百姓們全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參選台北巿長的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承認,在「太陽花運動」前,他的民調只是些微領先對手,但是「太陽花運動」後,不管對手如何抹黑,他始終以百分之十的幅度領先對手,最近社會不安氣氛一再擴大,民調更有拉大趨勢。因為年輕世代喜歡柯文哲擁有和戰後世代很不一樣的人格特質,實話直說,少了為勝選而改變的世故。

顛覆戰後世代思維

在一個輕鬆的場合,我提出幾個還算尖銳的問題給曾經是我在陽明醫學院教過的學生柯文哲,他的回答非常具備他一貫的「年輕風格」,對現存的和稀泥政治文化深具啟發意義。他曾經答應許多公民團體,要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要讓包括選舉經費在內的資訊全部透明化,這樣也不必擔心所謂的樁角胡思亂想。這想法完全顛覆戰後世代深信不疑的傳統選戰思維。
我又問他說,原本一些有理想的政治人物都得在利益交換的前題下做出妥協,然後在夾縫中完成一些理想。因為他們也得接受政治的本質便是一種妥協和利益交換。柯文哲回答說,他認為的政治正好相反。他說政治是找回良心,實現理想就是大目標,這才是本質。妥協和交換是非常不得已的,除非是實現理想的致命的障礙,他才會考慮一點點的妥協。
他心中最理想的政治人物是陳定南,因為他建立了一種清楚的制度,讓所有替政府做事的商人知道不必賄賂官員,利潤不高但非常清楚。
這想法堅定而簡單,排除利益的勾結和賄賂。

從各種跡象顯示,年輕世代逐漸覺醒,對未來的期待一步步透過各種公民運動付諸實踐和行動。

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堅持在選前和選後都不加入民進黨,這種堅持,在藍綠對決的態勢中本來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他竟然辦到了。於是我丟出了一個極敏感的問題,問他對台灣第三勢力崛起的可能性做些分析,更追問,這股勢力會不會淘汰兩大黨中的其中一個黨?

他很誠實的說,他現在少了政黨的奧援,一路走來非常辛苦。如果他贏了,是奇蹟,但是奇蹟不可能經常發生。他判斷未來還是兩大黨的政治現實,只是這所謂的兩大黨的宗旨和目標,會隨民意和現實調整,跟不上時代的觀念會被淘汰,所以雖然還是兩大黨,但已經和原來的體質不相同。第三勢力如果能成功崛起,影響面擴大,能改變的應該就是兩大黨的基本信仰和體質,對整體社會是件好事。

承認自己「貢高我慢」

他說他在完成了大甲媽祖繞境後,漸漸改變自己已經知道的缺點,也更明白「放下」的道理。他用四個字來解釋自己最大的缺點便是佛家語「貢高我慢」。勇敢承認自己的缺點是覺醒的第一步,柯文哲終於相信世界何其遼闊,每個人都有不同領域的智慧,所以集眾人的智慧一定超過一個人的智慧,也成了他未來如果有機會執政的大原則。

戰後世代的人歷經一黨獨大到政黨輪替,也經過總統由國大代表起立鼓掌通過到直接民選。他們經歷過數不清的選舉,從激情到幻滅,可是他們始終相信選舉是人民參政的唯一機會,所以當年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寫過一本書叫做「選舉萬歲」的書。像這樣在威權體制下用操作選戰的方式奪權後,原本打著清廉和改革的反對黨也學會了原來執政者的那套政治運作,終於形成了現在比爛的藍綠對決政治,一次又次逼迫人民含淚投票,或是放棄投票。這也是造成年輕世代對政治冷漠的原因。

最值得深思的現象便是:屬於戰後世代的柯文哲在民調中呈現越年輕的族群對他的支持度越高,而年輕世代的對手,竟然要靠戰後世代的老人類的支持民調才不致於太難看。這說明了這次的選舉正是一場世代正義的戰爭,而政治素人柯文哲的出現,正是一個正在進化的社會的產物,也預告了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小野《青出於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