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2013

領導者,請告訴我們,年輕人的出路在何方?

陳文茜讓我們承認一個現實。這個島嶼的經濟,已找不到出路!年輕世代唯二的出路:安靜地走回鄉間,當一位活化破敗農村的推手;或轟轟烈烈地把自己扔到世界的競技場,打工遊學或留學出國工作。或許有那麼一天,再想起故鄉,再還鄉。 今年我共進出醫院及赴美開刀5個月,我安靜地旁觀不同的社會事件。有動人寫下歷史的白衫軍,有激情悲情交錯的大埔及台南地鐵事件,有為下一代保護土地但同時也充滿無力感的反核……憤怒與挫折蔓延。 弱勢法案充滿算計 其中我最關心的是年輕的世代。他們或許了解抗爭的議題,或許僅僅只是被某一個標題感動而參與;但相隔20年,台灣公民運動再起,是個清楚的社會脈動。差別只在有的公民運動比20年前社會運動更成熟;有的與20年前的相去不遠。社會僅聽到了尖銳的聲音,運動領導者也因此成了名,但他們訴求的主題人們印象模糊,且隨著新聞消失,一切又回到原點。 在這些運動背後,我聞到了年輕世代普遍的徬徨或憤怒。我想如果現在我只有20歲,我大概會分享相同的情緒。 理由之一,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已一敗塗地,千瘡百孔。藍綠之間的對決加乘政黨之內的殺戮,已成了掌權者唯一關切的「大事」。全球經濟大衰退下的被拋棄的弱勢及年輕世代,被徹底遺忘。 這個土地的底層,已被權力的貪婪掏空;因此我們未來的產業出路、更廣泛的雲端寬頻計劃、世界性高等人才的培訓、真正徹底鬆綁有效的自由貿易區……皆一一錯失時機。 讓我們忘記馬英九曾喊出的「黃金10年」吧!事實上真正發生的是:我們的年輕人,過去喪失了他們的黃金五年,未來注定喪失另一個黃金5年。 為什麼?因為即使是為弱勢者公平正義提出的法案,都充滿了譁眾取寵的權力計算。例如證所稅:它依據的是民調,而非經濟學家及國際金融的專業。而其影響不只使國家原本的證交稅收短收數兆,也使金融危機中需要籌措資金進行產業升級的企業充滿挫折。 近日《今周刊》報導「台灣派遣工」現象,台灣不只薪資退回16年前水平,更出現大量派遣工,「派遣」是台灣年輕世代的魔咒;他們有若勞工界的孤兒,去年人數達57萬名,多為年輕世代,他們的薪資福利不受《勞工法》的保障。 把虛弱世代丟大海 而企業大量使用派遣工的理由相當多,一部分外在環境不好,獲利降低;其次企業不想負擔《勞工法》中各種費用,包括不斷漲價而沒有效率的健保;另一部分則是大學生踏出教育體系前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教育訓練,企業培植他們需要花的時間太長,而年輕人欠缺穩定性。 或許我們新一代的孩子從家庭教育到進入朝令夕改的教改體制,的確呈現了「一個世代的虛弱」;但政治人物可以「你死定了」、「我非抗告不可」、「緊急處分」他們的權力,卻把這個「虛弱世代」丟在大海中,視若無睹,任由他們漂流,自生自滅。 提筆寫此文時正巧看到一則外電報導:德國連任成功的莫克,刻意於投票前兩天穿同一件衣服,因為她不喜歡媒體討論與國政無關的事;同時為了穩定政局,她將找競選中對她比「中指」的反對黨(SPD)組大聯合政府。 她是一個在意權力的人,但她沒有為此瘋狂;她知道通往權力的捷徑是治理好經濟,而非權鬥。 領導者,請告訴我們,年輕人的出路在何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