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藉著七七事變七十七週年,升高「抗日」的文攻規格之際,馬英九總統昨天在出席所謂「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特展」開幕活動時,也同步宣揚了對日本的歷史追究。但是,他是在大中國的歷史脈絡下,既追究誰在盧溝橋開了第一槍,也更追究釣魚台的歸屬,甚至,他還當眾指示政府所屬,明年要擴大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理由是「這對台灣來說絕對非常重要」,進一步將台灣連結於中國。
看到這樣的場景,台灣若要儘早走出精神錯亂的漩渦,二○一六年的新任總統一定要在選前就相關問題表態,以供國人鑑定才行。我們無意糾纏於「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文辭之辯,但不能不就國家元首毫無遮攔的政策定調企圖,儼然與中國遙相呼應,嚴正駁斥與反對。
首先,馬英九藉著一九三七年在中國北京城西所爆發的盧溝橋事件為起點,大跳躍地扯到一八九五年日本內閣下令在釣魚台設國標,這兩個座標一相連,指向了中國,不是台灣。因為,前一個事件當時,台灣為日本統治,後一個事件是台灣被清國割讓給日本的前三個月,根本是「化外之地」,遑論發言權。
但是,如今馬英九卻對國人說,「我們不要忘記,釣魚台是日本人最早侵略的中國領土」,而「領土、主權一寸不能讓」。這「中國領土」關二三○○萬台灣人什麼事?顯然他的邏輯是:台灣人是中國人,因此不能忘,既然台灣人是中國人,台灣這領土與主權當然屬於中國,這點「一寸不能讓」。在他的強暴民意之下,不僅釣魚台與台灣脫鉤,甚至連台灣也不再只屬於台灣。這個結論,國人豈可接受?
站在台灣的立場,台灣,只有一個選項,只屬於台灣人民,不屬於中國。
釣魚台,則基於地理,與台灣同在一個大陸棚上,與日本之間卻是海溝隔絕;歷史,近百年是台灣漁民捕魚與避風之地,琉球人鮮至;管轄,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即已劃歸為宜蘭頭城所屬,以上三點,主張屬於台灣,不屬日本,更非中國。
但是,做為二三○○萬台灣人選出來的總統,馬英九似乎不認同他是台灣/中華民國總統,而是中國/中華民國總統。荒謬的是,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眼裡,他只是台灣地區的區長。
馬英九的問題,既是歷史的殘餘,也涉及出生地是否應成為參選資格的爭論,更關係台灣的國族團結與整合前景。
馬英九的大中國思想脈絡,若是出於個人自由,必須尊重,但是他今天非一般公民,甚至他有意藉著國家元首的職位,將一己情感貫徹在國家政策之上,卻排除國家內部全體公民的共同參與及表達,以致出現台灣利益與中國利益之間的衝突,則國人當然必須對這種類殖民的言行加以糾正及唾棄。
好在是,屬於馬英九這一代不在台灣出生者,今後要參選總統並當選,機率應該是大幅降低了。目前各政黨浮上檯面的諸多可能熱門人選,不論其父母之血統,全都已是在台出生的公民。時間正在逐步解決歷史對人的勾連,土地也不斷在強化與人的引力。這個提法,無關歧視,而是根據諸多實證調查,認同分歧問題確實與出生地存在相關性。這由當代的青年世代,儘管免不了特定政治勢力透過教育、文化進行洗腦式的騷擾,但業已顯著趨同,主體性鞏固,可為另一佐證。
不過,面對從憲法、法律到各項制度,與當代台灣人普遍意識呈現乖離的不正常現象,如何在體制上做出相對稱的重新建構?有識者仍應跨世代地來做集體性的嚴肅思考,避免日後再有基於個人需求典當人民權益的瘋狂獨裁者出現,才是可長可久,真正有助於各族群邁向生命共同體的美好追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