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看中國
出於對一個大問題的害怕,一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錢。數千億美元的錢。然而,錢並不真能解決問題。
哈佛大學的一位知名科學家說,這可能是中國將會面臨的情況,中國正試圖解決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此番話是在上海的一個有中美兩國的著名科學家和污染治理專家參加的、為期兩天的閉門研討會之後說的。檢視大圖
「這裡的政府正面臨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我覺得他們對這個問題怕得要命,」克里斯·P·尼爾森(Chris P. Nielsen)說,他是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中國項目的執行董事,該項目組織了上個月在上海召開的題為「中國2035:能源、氣候與發展」(China 2035: Energy, Climate and Development)的研討會。
搞清楚空氣污染的化學成分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問題。還有污染與當地的地形和氣象相互作用的問題。再就是政策缺乏靈活性的問題,這些政策基於中國宏大的、極為官僚的五年計劃,這可能會降低國家根據科學發現的出現進行調整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解決問題所必需的,尼爾森說。
但是,一個更大的因素也許在起作用:氣候。
誠然,中國在試圖減少空氣污染問題上正在花大錢,空氣污染常常讓中國的大片地區被霧霾籠罩,增加了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國在提高汽車排放的標準。甚至有報道稱,中國在使用無人駕駛飛機來偵查違規排放的工廠。
「並不是這些手段可能都不行,而是『這些手段能多好地解決問題』?」尼爾森在北京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採訪後不久,他回了美國。
「這個問題有其複雜的原因,」他說。「而且真是這樣,如果你試圖關閉排放,那應該有所幫助。但可能並非像他們想像的那樣有效。」
這就是氣候假說(警告:經過了必要的簡化):隨着地球變暖,被稱為「西伯利亞高亞」的高壓冷空氣系統將減弱,這個系統影響到許多地區,包括中國。這就意味着能將霧霾和讓污染物聚集並相互作用的滯留空氣吹走的風會減少。導致更多的霧霾,降低太陽光到達地面的能力,讓地面溫度降低。其效果是降低產生對流降雨的熱量,而降雨可以清除空氣中污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惡性循環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惡性網絡問題。
如此來說,化學、氣象學和氣候的現實意味着政府可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一個政府在採取當地措施上能花多少錢呢。
尼爾森警告說,至少在現在,「氣候假說」只不過是一個假說而已。
「這是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他說。「有很多理由認為這個假說有實質性的東西。但仍是一個有待研究的東西。」
「北極地區在比中緯度和熱帶地區更快地變暖,」他說。「由於北極」與其他地區的「溫差在減小,大致來說,可以推測空氣滯留程度會增加,基本上這樣」。
至於對西伯利亞高亞的具體擔憂,「兩個方面的證據都有。」中國的空氣污染,尤其是北方的空氣污染,「很明顯地出現過極為糟糕的情況,其原因中肯定有氣象現象起的作用,逆溫層越厚,空氣停滯越嚴重,」他說。
在6月底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研究中,斯坦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很可能會導致為維持未來空氣質量目標所需的污染管理水平的變化。」換句話說,我們正在引起的全球變暖也在導致更多的污染。
這些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糟糕的空氣質量已經每年在全球導致260萬至440萬人的過早死亡。
上海研討會的中方參加者婉言拒絕公開討論這個問題,理由是污染是個「敏感」問題。
但是,尼爾森和其他人說,儘管中國對污染的化學、氣象學以及氣候等方面的複雜相互作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但從事這項研究的人還不夠多。
「即使是在環境科學領域,包括西方的和中國的,人們也剛剛在」PM2.5「化學成份分析的起點上」,他們在研究這些微顆粒物中的哪些「實質上帶來那些健康後果,使過早死亡率和發病率增加,」他說。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aw)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