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天恆、黃薏文
當台北市長部分參選人在互相指控對方搞階級鬥爭與不知民間疾苦時,市民或許在想不同的問題。有些市民可能會想,為什麼騎機車時,最需要擔心的是自己騎得太靠近那些昂貴的進口車。是因為撞到了自己賠不起?還是對方不怕撞到你要賠?還是對方就算賠得起也不會賠?雖然參選人與市民思考的問題很不一樣,但有相同的原因。
如同心理學家Paul Piff等人的研究所指出,階級的確會影響到人的行為。以購車能力所反映的社會階級為例:Piff等人首先將車種區分成五個社會階級,觀察加州的斑馬線上車輛禮讓行人的現象。結果顯示「禮讓比率隨著社會階級遞減。」最低階級車輛全數禮讓行人,最高兩個階級卻有近一半的駕駛人拒絕禮讓行人(分別是20/45與6/13)。對身為行人或是機車族的市民,這項研究結果想必能引起共鳴。
其他的研究,更顯示有錢人想的真的不一樣。以貧富差距為例,Kluegel和Smith(1986)的研究指出,受試者解釋在「美國有錢人╱窮人」的時候,較低收入的多半訴諸教育機會、社會經濟結構、社會偏見等情境;相對地,較高收入的則是傾向訴諸努力與才能,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勞,別人的苦難都是別人自己的問題。對此,我相信許多關注台北市長選情的人也是深有同感。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Piff等人認為錢與社會地位帶來一種「獨立」,人只要付錢使喚他人就好,不須對等合作、看別人臉色。他們雖然倚賴整體社會的各種發展才能擁有今天的成就,但是因為生活圈的關係而只需要想自己。只想到自己的結果就是同情心受到了侵蝕,以至於開始不管別人死活。
同情心受到了侵蝕
並不是說有錢有勢就會這樣,只是如果一不留心,富裕與權勢的情境很容易侵蝕人的同情心。但問題所在也正好提供了解決方案。後續實驗發現只要稍微提醒有錢人合作的重要性,給他們看短短幾十秒他人受苦的影片,有錢人也會開始變得跟一般人一樣有同情心。
這正好就是台北市長參選人所需要學的功課:別讓自己的出身優勢成為傾聽市民心聲的障礙;別像中央那些官運亨通的政客一樣,以為讀了四書就有惻隱之心、富而好禮,結果出事都是別人的錯,仁義道德只掛在嘴上。如同部分市長參選人所說,「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做人。」只要真的用心去體會別人所受到的苦難與壓迫,即使含著金湯匙出生,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好的市長參選人。
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生
台灣大學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