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14

政策缺失將使國家萬劫不復

呂世通

說來慚愧,在學校教經濟學這門科目有一段時間,在學校時或多或少也會與其他教授討論一些經濟問題與社會現象,但當學生衝進立法院的新聞出現在頭條時,才驚覺有兩岸服務業貿易簽署的問題,說實在本來我也不關心什麼是服貿,因為他好像跟我們學術界沒有很大的利害關係,當然就不曾去看台大經濟系鄭秀玲教授的懶人包,所以也因為這個事件,那段時間特別去經濟部網站下載「兩岸洽簽服務貿易協議對我總體經濟及產業之影響評估」報告,因為那是官方的評估報告,但看了之後確實讓人有些擔心,對研究報告的評估模擬結果讓我反而有很多疑惑,尤其開放後所產生的效益真的很小,為什麼政府要這麼急,這點真的不懂。

我絕對同意台灣要與世界接軌,要走出去才能更壯大成長,這也是經濟理論一直告訴我們的道理,但理論的背後有太多的假設條件我們也都知道,所以我們做研究的人會特別關注評估報告裡面的「研究方法與限制」,研究報告其中第五點就提到:「本評估為經濟學上之『比較靜態分析法』,評估過程中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故模擬結果所顯示的經濟衝擊或效益,並未納入政府、產業針對相關影響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效果,亦無法顯現自由化對吸引外資等所帶來的利益,同時更無法呈現如經濟安全、人才流動、社會觀感等非經濟議題之影響。」這句話真的讓我冒了一身冷汗,這個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大事,感覺好像太草率了吧,但政府部門一直以這個評估報告為基準在宣導告知人民,但自由化之後吸引外資,尤其是陸資,真的只有「絕對」的利益嗎?國家經濟安全問題真的守得住嗎?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疑慮吧!連評估報告都這麼寫了,算是很負責的做適當的表達了吧!所以好像政府這部份也很難說得清楚,都是用舉一些小案例去應對,又說服不了大眾,因為政府部門大部分做決策的人幾乎不會接觸到中小企業,大企業比較多吧,更不可能接觸"微型企業"囉,有多少具決策的人真的清楚產業底層的企業實際運作的過程與困難呢,說實在我覺得政府的高官們應該真的不知道,依我過去在公職的經驗,感覺真的很少,有幾個大官會去關心小企業呢(或許現在有改善也不一定,但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1992年我曾經在國貿局短暫待了半年多,那時候正在如火如荼積極要加入GATT,我有幸在那個時候剛剛高考及格進國貿局,看到的是政府非常積極地針對加入後可能的衝擊做評估,也有很多研究案,學界更是一堆研究分析提出建言,政府也透過這些分析一一作為談判的依據,雖然我那時候職位很低但感受到的是那種情形,至少感覺很有系統地在做一個準備,搞了十年後2002才正式進入WTO,至少有十幾年的準備,那現在呢?從ECFA的簽訂到現在的服貿,沒有太多的研究分析,就算有,也都是一言堂式的結果,我想學術界也應該知道,研究單位承攬政府的研究計畫案,你覺得他會寫政府不想要的結果嗎,這是長久以來學術界的悲哀,學術界被研究經費綁架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再加上學術界只顧著寫國外期刊才能苟活於學術界(我也不例外),所以會把ECFA當研究對象,仔細去研究分析的,除了接政府給的計畫案,不然就要很有國家社會責任感的人吧。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網路上曾有一位企業主寫了一篇很長很長的文章,主要是說明台灣有資產的企業主可能會因為中資的介入,將其已經建立好而且有前景的企業及資產,以很好的價格買去,這些有資產的企業主可以拿著這些資金逍遙地到國外安穩地度過餘生,那其他沒資產的台灣人民呢?

這篇文章或許許多人可能看過,至少我覺得他講的很平實、很實際,也是台灣許多人所擔心的可能結果,雖然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要解除貿易障礙等等這類的概念各國才能互蒙其利,但經常都是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去做推論,也知道這種推論很簡化,但是咱們政府的影響評估報告,竟然也這麼簡化,確實令人害怕,而這位企業主所說的反而比較貼近真實。看了這位企業主的說明,確實會替自己小孩的未來擔心,而這個企業主的說明,政府也好,企業也好,應該想想怎麼處理或預防他所說的可能性。大家擔心的應該是這個問題吧,連根都被買走了,如何談未來的發展,現今香港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平心而論,沒有一個政府會故意害他的人民吧,但是政策有可能會因為少數決策者個人的理念或疏忽而造成後續萬劫不復,那就是大家一起承受,「教改」到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更是活生生的例子,不是嗎?而太陽花學運後,張志軍來台灣「視察」了,大家對這個國家經濟安全的議題又記得多少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