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2013

亞洲恐需獨自面對經濟放緩的困境

華爾街日報
FREDERIC NEUMANN

中國前不久公佈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其增速放緩﹐這其實只是亞洲整體經濟趨勢的一個方面。繼在過去幾年借著寬鬆貨幣政策的東風高歌猛進之後﹐亞洲的經濟增長引擎開始出現故障。改革僵化及融資成本上升令投資承壓﹐同時就業市場不穩及資產價格搖擺不定也抑制了家庭支出。樂觀派認為﹐美國逐步復蘇的需求將能幫助亞洲走出蕭條﹐通過強勁的出口刺激增長。唉﹐這種情況可不大可能發生。
美國經濟增強給亞洲帶來的好處將不如以往。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的科技泡沫幫助該地區恢復了元氣。在2000年代中期的美國房地產繁榮期﹐美國消費者不斷飆升的支出支撐了亞洲的增長趨勢。然而﹐美國當前的經濟復蘇將無法給亞洲帶來同樣的提振﹐原因有二。

首先﹐美國經濟形勢的改善也許能刺激從亞洲的進口﹐但它還會引發其他應對政策﹐這些政策對亞洲就不會那麼有利了。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寬鬆政策引發流動性大舉流入亞洲﹐將利率推至歷史低位﹐亞洲近幾年的增長大體上都是受到由此產生的債務槓桿的推動。如今﹐美國經濟數據的改善已促使美聯儲發出有意退出這種貨幣刺激政策的信號。

美聯儲退出寬鬆貨幣政策將導致美元走強及美國的利率上升﹐這會對亞洲造成比以往更大的傷害。考慮到亞洲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對信貸的依賴急劇增強﹐金融狀況收緊可能會導致本土需求放緩﹐並暴露出以往被充裕的流動性所掩蓋的無節制行為。日本央行自身的大力度寬鬆舉措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這種沖擊。

即便是受到了名義上的資本控制的保護的中國﹐也不能免受全球信貸狀況改變的影響。中國的資本控制已變得越來越鬆懈。由於經濟風險上升且投資美元的回報越來越誘人﹐大量資金將從中國流出。如果不是中國央行的舉措充分抵消了相關影響﹐如此規模的資本流出將會加劇該國的融資緊縮問題。中國央行已表明打算維持嚴格的信貸控制。

其次﹐同樣重要的原因是﹐美國需求的增強不會如往常一樣為亞洲的出口商帶來繁榮。對亞洲經濟體而言﹐向太平洋彼岸出口商品已不像過去那麼重要。2012年﹐出口在它們GDP中所佔的比例從2006年的10%左右降至略高於5%﹐降幅達到了近一半。因此﹐縱然它們對美國的出口加快﹐這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也不大可能足以抵消利率上升和本土金融狀況吃緊造成的影響。

此外﹐相比亞洲競爭者﹐美國的製造業重新獲得了優勢地位。過去五年來﹐美國的勞動力成本幾乎沒有變動﹐而亞洲的勞動力成本卻幾乎翻番﹐即使是曾經由亞洲生產商佔據主導地位的科技行業也出現了這一轉變。摩托羅拉(Motorola)最近就宣佈﹐該公司下一代智能手機將在美國生產。

在亞洲掙扎著提供充足的能源供給的同時﹐美國借助頁巖氣革命不斷降低能源成本﹐這令美國企業又獲得了一個優勢。由於發電能力達到極限﹐韓國在今年夏季採取了限電舉措。儘管中國以瘋狂的速度大舉建造發電廠﹐它仍然受到了能源供給成本高昂且有時不甚可靠這一問題的困擾。中國的頁巖氣儲量或許比美國和加拿大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但大部分都埋藏於地質狀況複雜的地表之下﹐而且它的開發還受到更為複雜的監管的限制。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工業生產與來自亞洲的進口之間就一直存在著極其緊密的關係﹐上述所有原因解釋了為什麼這種關係會在近幾年破裂。由於美國的經濟復蘇更可能受到本土企業的資本支出而非揮霍的消費者的推動﹐這一次﹐它的強勁增長將無法將亞洲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只有重大改革才能拯救亞洲。它必須戒除借債癮以減輕融資成本上升的影響。在去槓桿化的同時﹐它還必須提高生產率。從中國、越南到馬來西亞﹐削弱這些國家國有企業的特權是必要之舉。對於像印度和日本這樣的國家﹐通過允許更多外資企業進入受保護的行業(比如放開進口)來鼓勵競爭也同樣有利。印尼和泰國等國可通過削減補貼來給經濟增長帶來額外提振﹐此舉可為它們急需的公共項目支出釋放出資金。

其中﹐能源將是重中之重。亞洲大部分地區都缺乏有競爭力的自然資源﹐這更是增強了改革的迫切性。國家的壟斷使物價居高不下﹐並且導致投資停滯。政府補貼導致浪費性消耗﹐這正是應著手實施改革的地方﹐無所作為不是可取之舉。這一次﹐亞洲無法指望逐步復蘇的美國來幫助它走出困境。

(本文作者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為匯豐銀行(HSBC)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