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2013
國家建設基金非解決財政困境善策
工商時報 台灣財政困境由來已久,日前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表示可以藉由釋出公股、活化國有資產,加上政府手上既有的基金成立「國家建設基金」,用以支應公共建設的財源,對此我們認為宜審慎為之。
我國的財政問題由來已久,究其根本就是執政者只想當好人,於是每逢選舉不是拋出減稅方案,就是加碼社福津貼,惟天下豈有這等好事,豈可能又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喫草,於是以舉債來籌措財源。然而受制於公債法,舉債仍有重重限制,於是又另闢蹊徑,以釋股、賣地來挹注財源,繼續做好人,繼續掩飾財政困境,有時還可以創造預算平衡的假象。
我們只要看一個指標,馬上就可以明白台灣目前的財政情況有多糟。這項指標稱為「賦稅依存度」,賦稅依存度是指稅收占該年政府歲出的比重,從這項指標可以明白政府支出是否有穩定的賦稅財源。我國1990年的賦稅依存度為77.2%,也就是各級政府的歲出有近八成是由稅收支應,而2012年這項指標已降至62.7%,換言之,稅收僅能支應六成多的歲出。
許多人一定想問,那麼如今政府支出剩下四成的財源從何而來?自然是靠舉債、釋股、賣地、規費及公營事業盈餘繳庫等收入。再換一個說法,如果這個政府只靠稅收運作,那麼每年只能運作六、七個月,其餘的日子若不舉債、釋股、賣地,就得停擺。
我國目前的賦稅依存度正常嗎?不需太大的學問就可以明白,這是非常不正常。在政府歲入裡,稅收是最重要且穩定的財源,政府支出的財源固不必百分之百來自稅收,但也不宜落至五、六成。長此以往,傾全力舉債則必重蹈歐洲的財政危機,傾全力釋股、賣地則無異於賣祖產,今日賣五地、明日賣十地,然後得一夕安寢,但不旋踵預算缺口又至。如此年復一年,國家債務日高,政府資產日少,財政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而難有改善之日。
造成今天財政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的稅基不斷流失,我們同樣用一項指標即可明白這項困境。1990年我國的「賦稅負擔率」為20.1%,亦即各級政府的稅收占當年GDP比率達20.1%,但2012年這項比率已降至12.8%。二十年間如此大的變化,正說明GDP的成長已無法帶來等幅的稅收增加,何以如此?這自然是拜政府不斷減稅之賜。1990年促產條例上路、1998年兩稅合一實施、1999年金融營業稅由5%降至2%、2001年又把僅存的金融營業稅充作金融重建基金、2002~2005年初土增稅減半徵收、2005年土增稅永久調降三讀通過,隨後更擴大促產條例租稅減免適用對象,迨2009年更將遺贈稅的邊際稅率50%降至10%,2010年則在朝野降稅競賽下,營所稅的稅率更一口氣由25%降至17%。
我們明白了這二十年來政府的減稅歷史,自然就不會對賦稅負擔率降至如今的12.8%感到驚訝。二十年來這種持續降稅的作法可謂舉世罕見,有些人經常以甲國某稅比我們低該學習之,又以乙國某稅比我們低又該效法之,如此集各國減稅之大成,台灣的賦稅負擔率自然成為全球最低。自由化評比經常居世界之冠的港、星,他們的賦稅負擔率仍高達14.1%,我們的競爭對手南韓更高達19.8%,至於德、法、英等西歐國家也在25%上下,北歐國家更高到讓我們無法想像。
要解決台灣今天的財政困境,非得提高賦稅負擔率不可,而要提高賦稅負擔率,非得檢討當前稅制不可。前副總統蕭萬長日前公開建議廢除兩稅合一,並在加值營業稅加徵教育捐一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才是釜底抽薪之計。如此一來,各級政府才有來自稅收的穩定財源,賦稅依存度才會提高,而不必再長期依賴舉債、釋股、賣地,財政才能健全。
對於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憂心國家財政而擬籌設「國家建設基金」,我們肯定其用心,但這顯然只是揚湯止沸的作法,且從歷年的經驗可以明白,這種以釋股、活化資產籌措財源的手段,必將影響財政改革的決心。在政治人物仍習慣當好人的政治文化下,一旦「國家建設基金」成立,無異讓政治人物取得尚方寶劍,未來更將有恃無恐的釋股、售地,同時耗盡前人辛苦建立的政府基金資產,良善的立意反將陷台灣於更嚴重的財政困境。
我們認為,從兩稅合一開始檢討才是正確的方向,而籌設「國家建設基金」則非善策。當有一天我國的賦稅負擔率能與韓國的19.8%相當,而賦稅依存度大概就能重返1990年代的77.2%。在這樣的財政環境下,行政院才能脫離年年編不出預算的夢魘。而那些運用釋股、賣地、賣資產挹注財源的作法無異飲鴆止渴,既無助於賦稅依存度的提高,亦改善不了賦稅負擔率,如此自然不可能健全我國的財政。執政高層應該重視前副總統蕭萬長這一席建議,只有從兩稅合一檢討出發,才能解決今日的財政困境。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