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13
台灣的空洞化
盧世祥
美國國會七月中旬一份報告指出,台灣軍隊空洞化問題正日受關切,主要是募兵新制最需要充分資源之際,馬英九政府不但沒有具體決心,也未實踐國防預算占GDP三%的承諾;甚至在洪仲丘事件之前,募兵目標也只達成十趴。
中國武力崛起 我國防空洞化
軍隊空洞化,只是反映當前國防問題冰山的一角。面對武力崛起的中國,首當其衝的台灣,最高統帥向它卑躬屈膝,退休將領與它稱兄道弟,現職軍人為它洩漏軍機,經濟社會對它解除心防,加上自衛所需基本軍備逐漸過時,我們的國防空洞化,該正視的不只部隊。
國防空洞化,其實是國家社會整體空洞化的一環。產業部門最早出現空洞化警告,但聽者藐藐,如今問題嚴重,以致經濟社會陷入困境。以衡量空洞化最具體的指標─海外生產比率─來說,我國外銷訂單的這一比率超過五十%,機電產品、資訊通訊甚至高達七、八成。製造業把一半以上生產活動移到海外,投資、消費、就業隨之流失。日本企業海外生產比率不過兩成,已成為安倍政府決心扭轉的標的之一,連美國歐巴馬政府都在積極促進產業回國生產,我國問題嚴重許多,卻無心也無力扭轉。
更值得關切的,我國海外生產幾乎都集中於中國,且比重與在國內生產的差不多,台灣商人替中國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台灣製造了失業人口,並且拉低了國內薪資,使它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如今,在製造業因中國磁吸而空洞化且陷入微利困境之後,當局還打算從服務業下手,大幅擴增金融等業對中國曝險,也向中國門戶洞開;服貿協議引起極大爭議,就在它必然導致台灣服務業空洞化的惡果。
對中門戶洞開 產業空洞化
產業既已空洞化,經濟社會隨之失衡。台灣不缺資金,卻鮮少突破當今產業困境的投資機會,氾濫的資金或外流,或熱中炒作房地產,炒到飽受失業和低薪之苦的年輕族群買不起棲身之地,也為銀行埋下泡沫危機,貧富更為懸殊。一個讓年輕人淪為「崩世代」的社會,穩定根基遭侵蝕,一定要付出代價。
往上層建築看,空洞化甚至更嚴重。以一個主權國家來說,國名的空洞化最明顯。一九六○年羅馬奧運會,奧運當局要求我國以「福爾摩沙」或「台灣」參與,我代表團舉「抗議下」英文白布條出場。如今,當年所強調的「中華民國」在國際間不但拿不出去,求「台灣」國名不可得,參與國際活動還從「中華台北」進一步淪為「中國台北」或「台灣─中國一省」。
主權一再讓步 國名空洞化
面對顯然來自中國的打壓,馬黨國不但不積極正名,還為虎作倀,同謀矮化「中華民國」。從五年前陳雲林前來的「收國旗、護五星旗」,到馬英九今年的「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附和「一中原則」,國家主權的空洞化,從「中華民國」在境內也遭主政者自己否定,已可見一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歌手以「中國台北屏東區」自稱所來地,自非特例。
政府機器失能腐化 行政空洞化
馬黨國不但是國家地位空洞化的罪魁禍首,主政五年也導致政府機器失能腐化。它幾乎沒有一樣正事不凸槌,面對經濟困境束手無策,改革只有口號不見決心和行動,黨政要員貪腐案件頻傳,決策任官只重「自己人」,對待異議卻有如寇讎,抓捕教授、學生手法如同戒嚴時代。政府理當為人民服務,主政者既被指「人渣治國」,政府機器乃飽受折騰而空洞失靈。
國會淪黨國傀儡院 民主空洞化
事實上,空洞化的不只行政部門,整體民主格局亦然。國家元首民調長期低迷十幾趴,副總統以「白賊」著稱,民無信不立,有此主政者,民主必然空洞化。國會一黨把持長期未改,從當年反對美國軍購而敗壞國防,到近年自動放棄對中國協議實質審議權,標榜「國家至上、民眾第一」的立法院已淪為黨國傀儡院。國會形同虛設,直接民權又遭公投法與公投審議機制扼殺。至於司法部門,辦案藍綠待遇有別,獨立、正義、公信等要素至今未能建立。政府三權盡成黨國禁臠,民主因空洞化而不進反退。
台灣從產業、經濟、國防、政府到最高的國家主權地位,都陷入空洞化的危機。馬英九五年前總統就職演說標題下得好,「人民奮起,台灣新生」,面對這一空前局面,有識之士已站出來,包括青年學生、教授,甚至國策顧問;只有更多人民積極奮起,台灣才可能從空洞化危機中新生。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