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14

亞洲國家老齡化牽動世界經濟

紐約時報
香港——當安庫爾·古普塔(Ankur Gupta)告訴人們他謀生的職業時,對方時常會表現出意外的樣子。古普塔在印度工作,但他並不為這個國家年輕的消費者服務,提供嬰兒食品或玩具,他為一家房產公司阿希阿納房屋有限公司(Ashiana Housing)打理養老院。

「我,身在世界上最年輕的社會之一,卻向老年人兜售養老院——難怪人們有時會覺得我精神不正常,」古普塔說。


阿希阿納公司在印度的三家養老院都設有羽毛球場、跑道和花園,還有一座冥想廳和寺廟。它們的住戶都是中上階層的印度人——退休的商人、醫生和軍官。古普塔和他的同事們都相信,隨着印度人的財富和年齡增加,對養老院的需求會增加,他們的公司已經又在建造兩座養老院。這個國家12億人口的年齡中值還不到27歲,比美國人口的年齡中值低10歲,而比德國的要低將近20歲。

然而,和亞洲的許多地區一樣,印度也正在迅速老齡化,而且它才開始慢慢認識到這一現實。據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65歲和65歲以上的亞洲人將達到5.65億,而現在為3億。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飛增到9億——約為亞洲人口的六分之一。而80歲及以上人口將佔亞洲總人口的4.3%,是如今比例的三倍多。

香港滙豐銀行(HSBC)亞洲經濟研究聯合主管弗雷德里克·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說,「人們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人口結構變化到來的速度之快。」他說亞洲的「人口紅利」——也就是憑藉大量年輕勞動力推動這一地區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的現象——即將終結。

當商界、政界領袖齊聚瑞士達沃斯時,許多對亞洲的討論將集中於該地區即將面臨的挑戰:中國的經濟改革;印度、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即將到來的大選;日本推動增長的舉措;以及美聯儲(United States Federal Reserve)着手減少其對美國經濟的支持。

馬尼拉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高級經濟師朴東炫(Donghyun Park)說,但亞洲的迅速老齡化「或許才是最大的經濟、社會發展障礙」,影響着它的未來發展。「即便在較年輕的國家,老齡人口的比例也在上升——在今後幾十年,這一地區的人口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亞洲的老齡化趨勢會為全球帶來巨大影響。這歸根結底意味着勞動力減少、工資上漲,由此將增加亞洲商品的生產成本。這也可能意味着,在這個對世界經濟日益重要的地區,強勁增長會減少。

亞洲上下,企業、政府和普通公民都在努力從這一老齡化趨勢中獲益,或阻止它的出現。

其中一些引來最多關注的應對舉措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如中國修改其計劃生育政策。其他則從細微處着手,如新加坡的速配活動。還有一些則更具創業精神,如古普塔在印度的養老院。

對日本來說,老齡化進程所帶來的挑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這裡,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為65歲和65歲以上,遠遠高於美國和歐洲的水平。幾十年來,日本一直努力抑制這種下滑,而政府正在努力推動經濟走出長久以來的沉寂,這種動力從很大程度上來自人口老齡化的前景——日本還將面臨更多、更快的老齡化發展。

多年來,日本的企業界一直在通過擴張海外,來努力減少它對這個國家不斷萎縮的人口的依賴。上周,酒業公司三得利(Suntory)欲用106億美元(約合641億元人民幣)收購占邊(Jim Beam)威士忌,就是這種趨勢的一個例證。

其他一些企業則改變了它們的產品內容。生產嬰兒尿布的尤妮佳(Unicharm)開始向老年人用的大小便失禁產品擴張。有許多公司在嘗試吸收亞洲老年人口日漸增強的購買力,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新加坡也推出了種種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舉措,其中包括由一家政府機構出面推廣男女見面的活動、為約會提供建議,還與婚介機構合作來提高這個國家的生育率。新加坡的生育率僅為1.2,即每位婦女平均生育1.2個小孩,位於世界最低的行列。上周,該機構推出午餐會,議題是「為什麼一些簡單的舉動會導致異性的拒絕!」下個月將會有一場以回歸校園為主題的「約會節」,會有兩位本地名人參加。

正在審議人口政策的香港也考慮採取舉措,如提高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採取措施鼓勵更多婦女就業,以及頗不尋常地提出可能補貼不孕不育症的治療。

中國有13億人口和在本地區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它正面臨著一些最艱巨的人口挑戰,當然也是機遇。

大約有9%的中國人——超過1.1億人——在65歲及以上。這一比例僅略低於美國。並且據聯合國預測,到下一個10年的後期,這一比例將躍升至16%以上。這意味着,到那時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會和現在的歐洲差不多。

當局已注意到這些挑戰,近來宣布放鬆其執行了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們廣泛認為,這一政策從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國如今面臨的人口問題。這一改變將允許任意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妻生育兩個孩子,每年增加數十萬人口的出生。但分析人士表示,這不太可能很快改變中國的人口狀況,從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許多有資格生二胎的夫妻為了將更多精力放在增加經濟收入上,可能還是會只要一個孩子。

「人口結構就好像是自然因素:你可以減少痛苦,但你不能完全阻止它們的出現,」滙豐銀行經濟師諾伊曼說道。

白天娜(Bettina Wassener)是《國際紐約時報》(The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駐香港記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