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2014

馬英九挾外自重的愚人術

一個民主政府,最重大的責任在代表人民,能回應民意,照顧到人民的需要。馬英九的總統任期只剩兩年,卻連他自己任命的國策顧問都痛批他的政策是在「滅台」,一語道盡他反民主、不顧台灣未來的心態。

馬復辟黨國體制 掩飾無能

不論是批他「賣台」或「滅台」,馬英九復辟黨國體制只能搬幾樣道具來愚弄人民,掩飾他的無能與失敗:死抱流亡政權強加在台灣的憲法作亂政的口實,和拉中國與美國替他出賣台灣的「一個中國」立場撐腰。

馬英九挾外自重,不斷重複「兩岸關係」緩和,雙方簽十幾項協議,投資、貿易額大增,觀光交流數以百萬計,「兩岸」飛航從無到一週幾百班次,台海「空前和平」,不再是危險的火藥庫。

因為美國有保障台灣安全的承諾,對台海緊張緩和當然「歡迎」,樂見「積極」性的發展。馬政權把這些話當「政績」,對內唬弄他的「兩岸政策」得到中國的歡心,也讓美國滿意。

中國和美國各有各的盤算,他們喜歡和滿意的,未必與台灣利益完全相符。馬英九的民調會低到如此,問題在台灣人民不信任他的能力、質疑他的國家目標、不滿意他的施政。他企圖挾外自重並無法解決這些根本問題,反而突出這些問題。

就事論事,台海情勢緩和是受歡迎的事實;但緩和的結果,中國武力併吞台灣的機率降低,非武力併吞的危險大增;令人質疑的是緩和的目的、開放的程度及主政者的心態。

李登輝和陳水扁兩個本土政權對中國交流、開放,有戒急用忍、貨先人後、分散市場、加強管理各種思考,兼顧台灣廠商經營,和維護國家安全(保持主權國家現狀)的需要。他們兩人的理念和政策目標,雖被中國指控為搞「獨台」或搞「台獨」,但台灣人民不會質疑他們不顧國家利益,賣台或滅台。

馬英九曾是蔣家政權培植的反共憤青,但他最痛恨的是台灣的獨立自主;他狂妄復辟黨國體制,撿美國學者李侃如的倡議,口稱不統、不獨、不武,但卻反民主、接受「一個中國」框架、以「統一」為目標、以依賴中國為要務,政策不顧國家安全,反而配合中國的策略,對中國併吞的敵意不設防。

他的目標與政策符合中國需要,獲北京歡心有目共睹;但他選擇被中國併吞的路線,而得到美國「認可」,則較易被誤導和誤解;這需要從美國對中國及對台灣的承諾,和它鼓勵「兩岸」交流的目的來探討。

尼克森開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一再對周恩來保證,他「能做的比能說的多」,因為有些話說出來會引起內政問題。針對周恩來的條件,美國拒絕「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季辛吉告訴周恩來,尼克森可以承諾接受「一個中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獨立運動」;有了這些承諾,便不必說「台灣是中國一部份」。

根據這些承諾,美國要求中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並願接受任何以和平方式達成的結果。季辛吉更曖昧的陳述,歷史的演變會朝周恩來所期望的方向;對這種和平演變的過程,「美國不會阻撓」。

美國對台灣安全保障,最重要依據是「台灣關係法」,它要提供台灣自衛能力,也保證「台灣的未來」不能以「非和平手段」(包括經濟抵制或禁運)決定。這是一個不限定結果,只反對武力與脅迫手段的條款。

在這種處境下,美國對台灣安全的策略,軍事上要建構美國及台灣的嚇阻能力;政治上贊成「兩岸」交流,以緩和雙方關係,但並不迫台灣去談判,也不會阻止台灣談判。這也就是說,如果台灣自願、非出於脅迫,要接受中國併吞,美國並沒有立場「反對」或「阻撓」;華府的官話對關係緩和都只能表示「肯定」。

面對這種國際情勢,李、扁本土政權的國家安全策略,軍事上增強嚇阻,政治上與中國作有節制的經貿、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健全台灣民主體制。台灣人民能在民主體制下自由選擇未來,才是台灣抗拒中國併吞的最重要手段。
太陽花學運 打破統一殘夢

馬英九反其道而行,弱化國防,民主倒退,外交、經濟依附中國,企圖獨斷台灣命運。所幸年輕世代覺醒,引發太陽花學運,堅持自己命運的選擇權,打破他的統一殘夢,重燃台灣民主與主權獨立的希望。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