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能當飯吃」,這句話是語言遊戲,也是似是而非之論。這樣的思維,潛藏著威權統治的愚民思想,統治者認為人民只要有飯吃就滿足了,人民當家作主反而妨礙經濟成長。所謂的「開發獨裁」,就是典型的例子。包括中國在內的獨裁國家,利用獨裁所致的行政效率,以及對生態環境、人性尊嚴的無窮掠奪,短期內創造了經濟榮景,「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然而,缺乏民主之故,這種國家以權謀私、政商勾結極為嚴重,絕大部分人民無法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反而貧富差距擴大,相對剝奪感嚴重。即使以中國而言,溫飽依舊是許多地方尚未解決的問題。
三月學運之所以引起廣泛共鳴,其實就是大家愈來愈清楚,迴避民主監督的黑箱服貿一旦照單全收,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勢必百業遭毀,很多台灣勞工的「老闆變成中國人」。屆時,很多台灣人民有沒有飯吃,就得看中國老闆的臉色了,台灣可能到處是「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血汗工廠」。再加上,那些在傾中政商共同體內的獲利者,最終也必須看北京的臉色。結局就會是前總統李登輝所指出的,ECFA、服貿協議、貨貿協議,這三個如果都通過,中國不需要軍隊,就可以把台灣吞下去。正因如此,廣大公民驚覺必須人民作主,嚴格審查兩岸協議的簽署程序與內容,才能保障人人有飯吃。
一個國家,人人都得溫飽,而且有社會流動機會,才符合社會正義。而要確保人人有飯吃,一是要均衡發展產業,提供充分就業;一是有效分配資源與財富,讓不同階層都能享有生活尊嚴。過去二十年,政府的中國投資政策,沒有照顧多數人的就業,台商大舉錢進中國,為中國創造經濟成長,為中國創造就業機會;留在台灣的,是失業率居高不下,實質薪資所得倒退十六年。而台商在中國投資,賺的錢在中國繳稅,沒有經由賦稅系統貢獻國庫,也就遑論有效分配資源與財富,讓全民利益均霑了。從ECFA、服貿協議到貨貿協議,很明顯只會惡化此一趨勢。
回顧台灣的政治經濟史,早期台灣在威權統治之下,積極發展產業,追求經濟成長。勞資勤奮努力,政府關心民生,共同締造了經濟奇蹟,躋身亞洲四小龍。當時,台灣由農業轉向工商業,大體上是均富的小康社會。隨著中產階級逐漸壯大,國人在關心生計之餘,也愈來愈關心民主改革,以保障自己的私有財產與生活安全。如此這般,台灣的經濟繁榮與民主進步,取得了平衡的發展。這種良性結構,一直到台商錢進中國,終於被打破了。政府愈來愈輕忽國內產業,把經濟的未來寄託於中國工廠與市場,於是台灣的小康、均富便隨著工作機會銳減而流失了。
不僅如此,在中國發展的台商,國家認同與政治立場逐漸傾向北京,對本國形成「以商逼政」的負面影響,對本國勞工的勞動尊嚴也不屑一顧。而主張終極統一的馬政府出現,進一步打造傾中政商共同體,「國共商」三位一體導致馬政府更加目無民意,其中國投資政策也更加不顧對國人造成何等傷害,廿二K、派遣工、關廠工等後遺症愈演愈烈。這說明沒有民主,亦即不由人民當家作主,絕大多數人的民主權利和經濟機會,都必須臣服於這個傾中政商共同體的利益。少數人跨海政商結合,囊括了絕大部分由之產生的利益,而人民有沒有飯吃,有多少飯吃,要由他們這一夥人施捨。
「民主不能當飯吃」,某種程度來說也沒錯,一如鴻海的產品也不能當飯吃。但在當前的台灣,必須靠民主,才能擋下「掏空台灣、輸血中國」政策,例如黑箱服貿等;必須靠民主,才能催促政府正視國內產業,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工作所得,維護社會正義。這,叫做人人有飯吃、有尊嚴。相反的,沒有民主,台灣就會沿著過去幾年的拋物線下墜,經濟榮枯受制於中國,利益由少數人壟斷。甚至,核四等案人民不能作主,核災一來命都不保。這,叫做少數人大魚大肉、走路有風,多數人面黃肌瘦、低聲下氣。如果說,民主不能當飯吃,但沒有民主會餓死,您選擇哪一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