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太陽花學運」反服貿透露了什麼訊息?長期的反核四運動反應了什麼意義?接著,反自由經濟示範區又代表什麼政治意涵?
「3月反服貿,4月反核四,5月反自由經濟示範區」,這是近幾個月來臺灣社會的政治氛圍。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可以嗅到一股反全球化的氣息,不禁讓人有些擔憂經濟發展的思維,是否與臺灣前途一樣,也步入意識對立的陷阱,致無法獲得合理的解決方法?有關這些問題答案的源頭,應當回首經濟發展的途徑。
世界的經濟潮流,包括臺灣在內,這二、三十年來的趨勢是自由化或全球化。全球化的結果,對於工業基礎薄弱、社會結構欠缺健全的國家,卻帶來國家與國家之間貧富差距愈加懸殊的問題,而且,國際嚴重的情形遠超過一國之內社會貧富差距問題。總之,經濟自由化使貧富差距的社會問題變成全球化,這是世界性的難題。臺灣自1990年代搭上列車,如今,也面對社會貧富差距惡化的情形。
其實,全球化後帶來國際政治經濟的新變化,傳統帝國主義的強國控制時代已成過去,新資本主義的資源戰爭已逐漸取代軍事對抗的主流地位。由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運作,把整個世界掃平變成一個地球村,讓金錢的遊戲變成舉世爭相競逐的主角,但直將其批判為新自由主義,或期待以馬克思主義的重批資本主義崩潰論,終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並不是問題的核心。
臺灣社會貧富不均,與其他一般國家一樣,可以透過政府調整社會機制來改善;但偏偏臺灣的政府失靈,讓市場失靈更陷惡化,這種現象已變成長期問題,也變成惡性循環。臺灣對於矯正社會不均的政府失靈,反映在土地政策失公、稅制改革無力,此並非一日之寒,使經濟正義淪喪久矣。究其原由,乃民主本質失焦,政黨爭相奪權,致政府無法發揮社會公益機制,終使財團有機控制政治,有力指使政府配合財團利益壓抑社會公義。惟以此指控資本主義偏重財團,而反控自由化及全球化,顯然,推論過於簡化,堅持此信念而流於意識之爭,並非社會所期待。
21世紀的經濟型態已大異於前,生產者主權模式大體由資源大小決定社會貧富,已轉由消費者主權模式主導,視消費市場規模大小決定財富規模,經濟大國則視國家人口多寡的消費能力而定。惟無論如何,國家創造財富的經濟目標不變,全球化趨勢仍在。臺灣小規模經濟體,雖然目前全球化帶來國際間之矛盾,而有反全球化之舉,但是,基本經濟型態並未改變,發揮比較利益之經濟原理,仍能在國際社會間謀取生存利益。尤其,國際經濟環境大勢如此,臺灣仍應堅持市場經濟體制,熟稔國際貨幣金融的遊戲規則,其間的市場縱有巨大的政治角力,但運用的手段都是金錢;因此,強化經濟金融知識水準,正確掌握判斷,仍然可以為臺灣謀造福利。至於經濟社會不公之改善,則根本之計應在健全稅制,建立資本利得與財富累進稅制,以強化政府調整社會機制,降低市場失靈之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