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2014

中國在危機時刻的環境治理


“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是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兩大口號。然而,隱藏在這些光鮮口號背後的卻是一個復雜、危險、不斷惡化的問題。中國的環境治理和氣候治理正處在危急關頭:國家正努力地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型。對於一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而言,其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在民眾參與環境保護這個問題上,中國的政治結構和勢力龐大的利益集團採取的方式卻是限制而非利用,這讓改革難上加難。

從最新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就可以看出,要想建設一個“美麗中國”絕非易事:據環境保護部最近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目前有五分之一的土地遭到污染。而國土資源部的資料顯示,全國近60%的地下水污染嚴重或極為嚴重。中國西北地區蘭州市政府最近承認,某石化企業發生的原油泄露使當地的飲用水受到了污染,然而關於報告程序及有關方面是否一直在掩蓋問題仍然存在諸多疑問。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這些可怕的評估並不意外。政府官員也承認,污染問題有可能已經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穩定的頭號因素。去年,中國南部省份廣東省地方政府在示威者的抗議和人們不斷高漲的不滿情緒面前不得不低下頭來,取消了價值六十億美元的鈾處理廠建設計劃。抗議活動,以及當地政府最後時刻的妥協都讓政府高官愈加感到擔憂:彌漫在城市裡的不滿情緒隨著新媒體和移動技術的發展而擴大,讓中國決策者們備感壓力,因為這有可能會讓經濟發展脫離原計劃軌道。而經濟增長一旦停滯,則很有可能會引發社會的動盪。

新聞和觀點比過去更容易在公眾中傳播。環境成為人們關註的一個重要問題。新媒體讓這一代公民有了發聲的渠道。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雖然經濟上不再窘困,但卻苦於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無法左右那些能夠影響到他們及子孫後代健康的規劃和決策。用唐昊在發表在中外對話的文章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好的環境在中國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稀缺一般來說會導致競爭或鬥爭。而在環境資源競逐缺乏基本規則的中國,稀缺所導致的結果是針對環境資源的無規則鬥爭。”

伴隨著建設“生態文明”的口號,中國政府自上而下制定了大量宏偉的環境目標、法律法規和政策,尤其是在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中制定的目標。盡管中央採取的這些舉措值得贊賞,但如果據此認為中國的政治架構會為這些政策快速有效的實施提供便利的話,那你就錯了。實際上,在中國,權力是有很大的協商餘地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不僅被官僚權貴們冗長的討價還價過程所削弱,在向下落實的過程中也經常會遭到忽視。

過去三十年,中央將大量權力下放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促使地區政府領導班子之間展開了經濟競爭。然而,這種方式的後果之一就是生態的逐底競爭,在地方權錢勾結互利面前,環境法規不堪一擊。中央推行的重大綠色項目往往雷聲大雨點小。例如,薑克雋2010年曾對中外對話表示,中國大部分的“低碳” 城市項目都不是“真”的。這些城市中,很多仍然沿著高碳的軌跡發展。

決策程序不透明、決策實施機制限制公眾參與,都給發現此類問題、預測特定政策有效與否增加了難度。官方歷來的保密傳統也擴展到互聯網領域,妨礙了環境的有效治理,再加上民間團體力量薄弱。成立非政府組織仍然需要經過非常嚴格的註冊程序。針對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問題,中國已經出台了相關法律法規。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修訂後的《環境保護法》規定,有權提起公益訴訟的綠色環保組織約有300多家。然而,與其他環境法律一樣,僅僅把法律法規印在紙上並不能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另外,廣東省圍繞鈾處理項目發生的沖突表明,中國為了實現氣候目標所做的種種嘗試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與其他生態、社會問題發生碰撞。“十二五”規劃中不僅涵蓋了環境和氣候變化方面的問題,而且還承諾推動核工業和西南部流域水電事業的發展。對它們的反對催生了一批環境非政府組織。換言之,中國面臨的社會和環境沖突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政府所面臨的挑戰就是擴大公眾的環境決策參與,並使之制度化。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有益於綠色發展,還能夠有助於解決政策反應不良所導致的不斷深化的社會沖突。

雖然前景“霧霾”籠罩,但依然透射出些許希望的曙光。一大批新的舉措紛紛出台。發起人中有綠色環保組織、記者、網民。有時,他們還會與那些已經認識到政府有必要採取更加開放的響應措施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官員展開協調。網民為了推動PM2.5 實時信息發布通過微博在互聯網上掀起的“風暴”就是一例。同樣的例子還有FLOAT 北京和環保非政府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等發起的全民科學活動。而馬軍等先驅所做的工作為這些活動奠定了基礎。馬軍所在的機構通過搜集公開信息,繪制包括空氣、水源污染在內的環境數據地圖,甚至還為各個不同城市的數據透明度水平繪制了相應的地圖。

中國最大的希望之一就在於可以通過這些新的公眾參與方式及信息公開,尤其是新媒體領域的信息公開,解決其面臨的環境問題。環保部的舉報熱線已經開通多年,市民可以通過這條熱線舉報污染事件和環境侵害問題。如今,中國各級環境部門中有很多已經開通了微博賬戶,通過雙向溝通來聽取公眾的意見。在許多情況下,這是對舉報熱線的一個很好的補充。令人感到振奮的是,中國西南部城市重慶市環保局下屬的40個區均開通了微博賬戶。

經濟的清潔低碳化轉型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過程。若想在這一過程中完善環境治理,中國需要對這些新的基層民眾參與形式加以引導,這就需要增強透明度,允許公眾在環境決策初期就全面參與進來,為群眾打開一個能夠表達自己對生態文明看法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