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14

我們家的九把刀

胡晴舫

九把刀劈腿,插畫家彎彎出軌,小茉莉激情,純屬私事,卻得出面向社會道歉。同時,頂新魏應充去年對混油事件的反省卻是自認善事作不夠多,才會受懲罰。

壞品味是基本人權

台灣混淆公德與私德已久,到了今日仍習慣人治,而非法治。喜不喜歡一個人,認不認識一個人,形成我們的好惡標準,影響我們的價值判斷;反過來,如何討好他人,獲得同儕認可,也變成每個台灣小孩社會化過程的最大焦慮,甚至成年之後的職場噩夢。
做好事,與做對事,未必相同,這是大義與小善的區別,公德與私德的分野。
私德屬於隱私,只要不犯法,無涉旁人。私生活即使不小心曝了光,像是裸照外流,只要不涉暴力謀殺,大眾並無權干預。相反地,在公領域,一個人應該接受大眾檢驗,遵守法律約束。無論私下如何孝順父母,捐多少善款,倘若破壞了法規,公德便有損。私德屬於個人修行,公德卻屬於社會倫理,那條分界線便是法律。
有人批評九把刀為壞品味,喻為腐蝕靈魂的「黑心商品」,但,壞品味仍是一種基本人權。壞品味就像鹽酥雞,人人皆知鹽酥雞不健康,鹽酥雞依然是夜市至寶。勉強可議之處是利益輸送。因為緋聞對象是電視主播,而九把刀是傳媒吹捧的文化領袖,社會關係是否遭到濫用。就像歐蘭德參選法國總統時,他當時的伴侶提耶維蕾、也就是後來的第一女友,任職於《巴黎競賽》周刊,運用媒體影響力,替他塑造「平凡先生」良好形象,贏得愛戴。大眾若需關心一段私關係,因為牽涉了權力腐敗。
尤其,在台灣,人與人的關係一直屬於前現代,注重人情,公私難分。這種前現代的人際習慣進入了注重平權法治的現代框架裡,容易遊走法律邊緣,形成貪腐而不自覺,明明是利益勾結,卻擦抹脂粉成溫暖人情味。家族姓氏與裙帶關係變成一張牢不可破的社會網絡,隱秘而地下,市場後來者如新移民或弱勢者不得其門而入,無法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
人們進一步將這種公私糅雜的傾向帶入了名人文化,慣以人論事,而非以事論人,關鍵始終在認同感,而非作品的高度。人們選擇社會偶像的方式,就像他們投票的習慣,不聽政見,只憑對人的直覺。因為跟挑情人一樣,所以名人形象一旦破滅,會感覺類似情感上的背叛。台灣名人一旦出名了,也易得意忘形,什麼事都愛發評論,因為就像家中最受寵的那個兒子,他說什麼,眾人都會聽,說錯了,只要撒嬌裝可愛,大家也就原諒了。「我們家」的九把刀,那非社會關係的指涉,而是家庭關係的暗示。

應重公德更勝私德

台灣人重私德,因為私德乃個人對個人,差序格局的親疏思維下,公德變得遙遠而不關己身。若要一個公平開放的社會,我們應該開始講究公德,而非僅私德,因為我們每人皆能受惠於彼此的公德,至於私德,就留給各自的情人吧。

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