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引發台灣貨貿焦慮,馬英九更質疑在野誤國;但經濟部長杜紫軍昨明確表示,貨貿目前卡關是因台灣想要的重點項目,中方都不肯讓步,而不肯讓步的原因正是「那些都是中國希望保護的產業」。
中韓FTA完成談判,馬政府狂打恐嚇牌,總統馬英九並將貨貿仍未簽署怪罪在野,甚至表示「要問民進黨,到底還想拖到什麼時候?」但杜紫軍昨明確表示,貨貿沒有進展,是因中方堅持不讓步。
貨貿自九月第九輪談判後就沒有進度,杜紫軍說,沒有規劃在年底前再召開貨貿談判,因為「我們想要的中國一直都堅持不讓步,所以一直沒有具體的進展」,而「要有具體進展,談起來才有意義」。
中保護石化等四大產業 不對台鬆手
貨貿談判中,我方要求中國對包括石化、工具機、面板、汽車等四大產業降稅,但這些都是中方十二五計畫中設定產能目標大力發展的項目,就連中韓FTA也沒嘗到甜頭,面板需分長達十年降稅,每年只降○.五%,汽車完全不開放;台灣若想獲得較韓更好待遇,目前只能以拖待變。
杜紫軍說,這些產業都是中國希望保護的產業,而關稅本來就是保護自己產業的一種手段。他指出,中國投資很多面板廠,「他不希望你進來以後,把他的面板廠打垮了,所以希望不要開放,或者是以後再說」,而工具機則是「中國正在培植的民族工業」。
台灣所要的重點項目與中國發展產能「強碰」,是否意味產業轉型有困難,過度集中與中國競爭產業;杜紫軍解釋並非如此,他說這些產業「本來就是我們的強項,不可能因為將來會跟我們競爭,就要求中國不准發展」。
而對於立法院長王金平日前提出可以簽署ECFA中期清單,杜紫軍透露之前曾與中方提過,他們認為「沒有國際慣例,所以不需要」;而我方也評估若要列入中期清單一定要儘量列對我們有利的,「但對我們有利,也就是目前中方不給的」,若硬是要簽,「他給我們一些只能當陪襯的,沒有重要進出口值的那些東西,並沒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