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15
過去行銷人員總是把行銷分成傳統、數位和社群,行銷人員像在打游擊,他們在不同平台上做各式各樣的行銷,但現在人們逐漸遠離電視和紙本。范納媒體創辦人蓋瑞 范納洽(Gary Vaynerchuk)一語道破:現在人們的注意力都轉到社群媒體上了,所有的行銷都應該帶有社群色彩。
過去行銷人員總是把行銷分成傳統、數位和社群,行銷人員像在打游擊,他們在不同平台上做各式各樣的行銷,但現在人們逐漸遠離電視和紙本。范納媒體創辦人蓋瑞 范納洽(Gary Vaynerchuk)一語道破:現在人們的注意力都轉到社群媒體上了,所有的行銷都應該帶有社群色彩。
范納媒體和財星500大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數位與社群媒體策略及內容,他在《一擊奏效的社群行銷術》整理出讓貼文脫穎而出的6大秘訣:
為平台量身訂做:各社群平台的語言、文化和氛圍不同,有些適合長文、有些適合圖片,你應該客製化你的內容。發文內容要和平台上既有的內容一樣,提供消費者在平台上尋求的價值。
不干擾:高竿的內容不會強硬推銷,也不會干擾使用者使用社群媒體的心情。行銷人員應該努力複製大家在平台上尋找的生活體驗。消費者如果覺得你了解他們,你又能代表他們的價值觀,當他們想要購物時就比較有可能選擇你。
盡量不提出要求:你大部分行銷的內容應該要屬於:社交、娛樂或功能類。化妝品公司可以簡單講一則功能性的故事(例如1分鐘完妝術),但你也可以製造娛樂效果(例如拆解女明星的舞台妝),或是增加人味(例如,為了帶孩子缺乏睡眠的媽媽,怎麼利用化妝找回元氣,面對早上的重要簡報)。絕大部分的內容都不是在推銷商品,而是加深他們跟品牌的情感連結。
用流行文化創造槓桿:你必須成為消費者的一分子,你要用你設計的內容告訴他們,他們在乎的議題和新聞你都懂,讓粉絲們知道不論他們是誰,你都了解他們。把行銷內容與潮流結合,讓人們在吸收流行文化時,連帶吸收你的故事。
微故事:你不要再把內容想成內容,而是把它當做「微故事」(micro-contect)--小而獨特的資訊、幽默小品、評論或啟發。你要盡可能當最早到、微故事品質最好和用最有創意的方式回應世界即時動態的人。微故事+社群管理=有效的社群媒體行銷。行銷人員不需要去想社群媒體行銷策略,策略應該就是每天、隨時,聊大家在聊的事。當他們開始討論別的事情,就跟著改變。
有一致性與自覺:你每天創作不同的微故事,但他必須不斷告訴讀者「我是誰」。每則貼文都在塑造你的品牌識別度。你應該學習各種不同的平台語言,但每種語言都需要維持核心故事、個性與品牌特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