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2014

問世間 錢為何物

吳惠林

日前,央行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決定維持連十二季利率不變,但推出第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除擴大管制區,還針對第三戶以上房貸限貸五成。這項被認為「打房」的政策,一推出即引來多方評論,不論正反方,咸認效果不大,連央行總裁也斬釘截鐵地說:「不會(把房市打死)。」而且也認為不會衝擊房仲、造成失業率上揚,因為「台灣還有那些口袋很深的買家」。
總裁的言下之意是台灣還有很多很有錢的人要買房,亦即台灣要買房的錢還非常多,不會因為如此這般的信用管制就大量縮手,所以即使對房市有影響,也微不足道。不過,這也是最值得我們憂慮的。因為錢多,以致「游資氾濫」,如洪水般的錢流到哪,那兒就會氾濫成災,「通貨膨脹」就是最典型的現象,因為「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物品」,萬物齊漲的痛苦已經是非常不堪了,而「資產泡沫經濟」的可怕比通貨膨脹還有過之呢!
有人應會納悶,錢不是愈多愈好嗎?對「個人」而言,可能是如此,如果人人都有錢,但實際物品卻相對不足,那就會出現上文所提的通貨膨脹和金融資產泡沫經濟慘狀,即使只有少數的個人很有錢,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錢的總量不能「太多」殆無疑義,要問的是:錢是怎麼來的?在當代社會,錢是「貨幣」、是「紙鈔」,而且是各國中央銀行獨家印製,應該是常識。不過,為何由政府壟斷印製?該印多少?這是大哉問。

貨幣受到壟斷摧殘

或許我們先要問看似幼稚,卻是最根本的問題:錢是什麼?日前一位研究生在課堂報告裏引述了這則網路上流傳的故事:「一旅客到小鎮一間旅館,拿1千元給店主挑了個房間。他上樓時,店主拿1千元給屠戶支付了欠的肉錢,屠夫去豬農那還了豬錢,豬農還了飼料款,飼料商去付清召妓的錢,妓女趕緊去旅館還了房錢,這1千元又到店主手裏。這時遊客下樓說房間不合適,拿錢走了,但全鎮債務都還清了,人們快樂了!
這真的很神奇,也的確點出鈔票的神秘,它將「以物易物」的實際事項掩蓋起來了。已故的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海耶克(F. A. Hayek)早就告訴我們:「一旦以物易物被以貨幣為媒介的間接交易所取代,原本還可以理解的事物便消失不見了,代之而起的種種抽象的人際互動過程,即使是最有洞察力的人,也無法全盤理解。」所以,「貨幣,或者說我們平常所使用的『金錢』是所有事物中最難理解的東西。」
交易和貿易倚賴貨幣,透過貨幣的媒介傳導,個別特定的交易行為,可以在最遙遠的地方,以間接的方式,造成種種最為一般化,而且也最不容易理解的影響。人類的合作秩序要源遠流長,就必須借助於貨幣,但貨幣也將使引導人群合作的種種機制,覆蓋在一層難以穿透的濃霧中。
海耶克認為,貨幣制度就像道德、法律、語言,以及各種生物那樣,是「自然演化」而來的秩序,但在專家指導下,被由政府刻意操縱的「貨幣政策」取代之後,貨幣就受到政府壟斷,摧殘,而政府管理貨幣的歷史,就是一部詐欺和矇騙的歷史,若政府不再壟斷貨幣,則市場經濟的潛能就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由1930年代以來大大小小的金融風暴,印證海耶克的憂慮,也證實貨幣被導入歧途,單純的「交易媒介」本質已幾乎消失。是到鄭重考慮海耶克「貨幣非國家化」的時候了!其實,「比特幣」的出現,正是海耶克看法兌現的一種訊號呢!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