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013

暴露在狂犬病毒中 我所為何來

邱慧英

在One World, One Health的理念下,獸醫體系積極投入全民防疫工作的一環,我們執行「野生傷亡動物監測計劃」,目的就是藉由例行性監測動物族群中可能潛在的病原或危害因子,希望由這些死亡的野生動物身上,了解台灣潛在疫病的風險,除了要防堵新興傳染病與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傳播,也為全民健康把關盡一分心力。
今年(102)1月2日,計劃尚未啟動,我們收到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醫師送來的鼬獾案例,經過屍體解剖與組織切片判讀,發現與過去因個人能力短絀而無法確診的兩個病例,腦部具有類似的病理學變化。
為探究病因,我反覆進行台灣食肉目重要病毒性病因中的犬瘟熱核酸檢驗,由一般犬瘟熱病毒引子,進而搜尋包括鼬獾、白鼻心及海獸等不同野生動物間犬瘟熱病毒的檢測引子與條件,卻一直無法自這三例鼬獾樣本中成功獲得預期的PCR產物。六月初我們引用大陸東南地區鼬獾狂犬病報告中的引子進行反轉錄聚合酶(RT-PCR)反應,在沒有陽性對照樣本下,結果竟然意外的增幅獲得預期的PCR產物。

狂犬病在台絕跡近半世紀,由第一次增幅出PCR產物後,我腦中開始閃過的盡是狂犬病感染人的畫面。若幾段基因經定序分析與狂犬病病毒吻合,那在第一線野生動物急救站與救傷中心的獸醫師與工作人員勢必將有遭受狂犬病感染的風險。

存在高風險不自知

在嘗試驗證與病毒基因解序的過程中,一件一件的驗證,讓我們的心情越來越沉重。在專家小組會議上,我告訴委員這一個多月我猶如活在地獄中,身心煎熬;因為在第一線的獸醫師等幾乎沒有免疫,包括我自己,可能都處在感染狂犬病的高度風險中而不自知。

雖然人感染狂犬病致死率是100%,但卻可以預防。過去我們一直以為它不存在,防疫方針以非疫區模式處理,大家也對狂犬病缺乏警覺性;若這些案例確診為狂犬病,勢必會盡速修正防疫方針,降低民眾潛在感染狂犬病的風險。

經過專家小組會議決議,這三例台灣鼬獾確診感染狂犬病,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依據會議結論,啟動疫區防疫機制,加強狂犬病宣導並緊急提供高風險人員完成狂犬病疫苗接種。儘管不幸的,我們必須面對狂犬病可能重現台灣,但農委會主動針對野生動物進行疾病監測,也發覺狂犬病存在的事實;此舉,理應彰顯獸醫防疫體系在重大疾病預警上發揮功能,成功阻斷民眾暴露感染致死性狂犬病的風險中。

但今卻聽聞撻伐聲,紛紛質疑防疫漏洞與疏失,以及為何今日才發現及為何現在才監測等言論;忘卻了我們在公共衛生上的努力與貢獻,反成眾矢之的,備受苛責。

抹滅獸醫防疫努力

面對接踵而至的撻伐聲,監委的檢討聲,公眾人物的公然指摘,我只能愧疚於無法更有效率的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已被認為並不存在於台灣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疾病檢測工作,讓大眾處於潛在感染狂犬病的風險中。但我更痛心於這些撻伐與指摘抹滅台灣獸醫防疫體系,它們多年來為全民防疫所投入的每一分心力,更重創為防堵新興或重大重現性人畜共通傳染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的獸醫體系。

我以一位第一線的獸醫病理研究人員的立場,不禁捫心自問,長期投入疾病診斷,在一具一具冰冷的動物屍體前面對未知且可能致死性的病原,不眠不休戰戰兢兢,到底所為何來?

獸醫病理專科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