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2013

薄熙來案未了局

紐約時報 華盛頓—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一個蓄意殺人的妻子。一次未遂的掩蓋行動。一名逃跑的公安局長。一個花花公子式的兒子。一棟秘密的法國別墅。一名腐敗的官員。一次政治垮台。 圍繞中國原高官薄熙來的這些衝突事件吸引了全球的中國觀察人士的想像力。18個月的猜測、準備和等待之後,薄熙來被控貪腐和濫用權力一案於本周四在中國濟南開審。 這樁預定了結果的庭審,不會像案子的悠長結局剛開始的時候那樣,成為薄熙來案件的高潮,原因是共產黨力圖趕緊收拾好這起醜聞,把注意力轉入國家的經濟問題。 然而,對中國領導層來說,薄熙來案件的污點不會那麼輕易地消逝。庭審最可能的結果是薄熙來被拖進監獄服刑多年,在此之後,領導層還是不得不應對因他的垮台而暴露的社會分化。 薄熙來代表了一代中國領導人,他們在共產黨崛起的時代長大,在資本家日漸壯大的背景下執掌權力。在一個沒有靈魂的國度,他帶着對權力的饑渴進入了政壇。 薄熙來早年經歷的細節模糊不清。作為一名激進的紅衛兵,他信奉毛澤東的革命目標,但他的少年時光卻是在監獄裡度過的。據說,在一次暴力衝突中,他曾打斷自己的親生父親、共產黨元老薄一波的肋骨。然而,和許多人稱「太子黨」的黨內高官子女一樣,他也是依靠父親的鋪墊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期間,薄熙來帶頭復興毛澤東思想。他辱罵他的下屬,同時卻期待他們用阿諛奉承回報自己。他鎮壓有組織犯罪活動,自己卻像一個黑手黨老大那樣治理重慶。他對腐敗開戰,自己卻深陷其中。他鼓吹共產黨的傳統道德觀,他的兒子卻在國外的精英學校炫耀他的錢財。他反對西式民主,可他搞宣傳的方式卻像準備參加民主選舉一樣。 這些矛盾將在本周的庭審上體現出來,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的新任領導層意在通過本案彰顯自己履行了正當的司法程序,但卻還是會在缺乏獨立司法制度的情況下行使自己的權力。中國領導人已經設法制定了一種中庸的策略,那就是提交不溫不火的證據。他們意識到,有力的證據將鼓舞那些認為共產黨腐敗的批評者,無力的證據則會讓許多人認為,薄熙來是黨內陰謀的不幸替罪羊。對領導層來說,這次審判是一個必敗的局面。 審判之後,醜聞帶來的政治污點將繼續存在,迫使共產黨面對中國社會的主要分化,這種分化的斷層線已經通過本案暴露出來。 於2012年合力完成一次相當無縫的政治過渡之後,中國領導層在如何處理薄熙來審判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以習近平為首的太子黨主導着政治局常委會,他們在個性上也許和薄熙來存在巨大的差距,共同的政治背景和「紅色貴族」有權統治中國的共同觀念卻讓他們同情薄熙來。 政治背景與他們不同的領導人,尤其是那些與中國前總理溫家寶關係密切的領導人,也許希望看到薄熙來受到更加嚴厲的懲處。此外,薄熙來知道前政治局同僚的許多秘密,其中的許多人都希望確保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安靜。無論這些暗地裡的較量如何得到解決,隨着領導層轉而辯論中國的政治和經濟走向,審判的殘餘影響依然可能在領導層中催生新的意識形態聯盟。 中國公知們正在引領這場關於政治和經濟政策的爭論。新左派成員擁護毛澤東思想,主張國家在經濟規劃中發揮更大作用,以減少中國的收入差距,而薄熙來一度是他們最明顯的靠山。另一邊,自由派知識分子正在敦促實行更快速的經濟和社會政治改革。這些截然對立的觀念將會爆發衝突,尤其是在中共於十月份召開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着手進行或有的全面經濟改革的時候。 終於,中國人,特別是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對中國的政治走向越來越感到幻滅。他們雖然支持反腐行動,但卻知道薄熙來的腐敗程度遠遠比不上其他的中國官員。即使本周的審判被描述成習近平反腐鬥爭的勝利,它首先凸顯的還是貪腐已經變得何等司空見慣。還有一個重要群體對薄熙來的看法沒有因為腐敗指控發生多少變化,這種情況在重慶最為明顯;他們同情薄熙來,仍然認為他是一個有魄力、有能力的領導者,做出了政績。 這些深刻的分歧不會很快消失。除非中共領導層能夠實施有意義的改革,讓政府變得更加負責、更具有代表性,如其不然,薄熙來政治遺產留下的印跡可能會比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的更深。 李成是布魯金斯研究院(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研究主任,麥瑞安(Ryan McElveen)是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